经颅磁刺激对手指活动模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完成复杂、灵巧的动作依赖于手指之间的协同配合,其活动模式的内在神经调控机理是运动生理学、康复医学、神经科学、人-机工程学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本课题以经颅磁刺激(TMS)、运动跟踪为技术手段,在手指协同动作过程中,给予大脑皮层运动区施加磁刺激,研究各手指运动学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TMS对手指活动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认识人类复杂运动机能的神经调控过程,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和运动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仿生机械手的设计提供理论模型。本文的工作包括指力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TMS对手部握力影响的实验设计以及TMS对指力影响的实验设计。指力检测实验系统包括硬件装置和实验软件部分;其中硬件装置又包括指力检测装置和脉冲磁场的检测电路。指力检测装置由测力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和数据采集卡构成,实现了对指力信号的提取、放大和模数转换功能。脉冲磁场检测电路,实现了对磁刺激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的同步记录,以确定TMS指力实验中手指力量变化的起始时间。系统软件是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完成的,实现实时准确地采集及存储脉冲磁场信号及指力信号。握力是评价手部运动机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设计了基于TMS的手部握力实验。受试者在20%、30%、40%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三种力量水平下握住传感器,分别给予100%、110%、120%阈值(MT)强度的刺激,研究在不同刺激强度和不同背景握力的条件下,TMS前后手部握力大小及力量恢复时间的变化情况。握力实验结果表明,握力大小的峰峰值与背景握力、刺激强度均呈正相关;握力大小的负峰值及恢复时间只有在较大力量水平时,才与刺激强度正相关,在较大刺激强度时,与力量水平正相关;握力波形的正峰值在相同的背景握力下,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当刺激强度一定时,与背景握力大小无明显关系。为了进一步观察TMS对于每个手指力量变化大小及变化快慢的影响,设计了基于TMS的指力实验。设置15%MVC,25%MVC,35%MVC三种力量水平,以及食指单独作用、中指单独作用、食指和中指、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共同作用四种手指模式,以120%MT的磁刺激强度给予刺激,研究在不同手指模式、不同力量水平下TMS对各手指力量变化的潜伏时间以及力量变化幅值大小的影响。指力试验结果表明,手指对TMS响应的潜伏时间与手指活动状态和手指自身有关,表现为单个手指作用时,任务手指的潜伏时间最短,与其临近的手指随后变化;在四个手指共同作用下,各手指的时间快慢依次食指快于中指快于无名指快于小指。手指对于TMS响应的力量变化大小与各手指的活动状态及独立性有关。表现为单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作用时,任务手指的力量变化比较小,而非任务手指力量变化大;四个手指共同作用模式下,食指力量变化最小,无名指力量变化最大。任务手指的力量变化大小与力量水平呈负相关,即随着背景力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的手指模式只对中指有影响,对食指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粗放式增长、对能源需求量大等,因而探索降低能源强度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首先运用DEAP2.1软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纯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她们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
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实践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总结相关疾病高危人群基本特征(遗传特征、性别特征、所处环境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分析相关疾病形成因素和作用机制、探讨
文章首先简单的介绍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现状。继而从严格无菌备皮,优化手术室环境,防水布的应用以及切口换药的护理等8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
根据帽儿山旅游发展实际,结合已有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年帽儿山旅游生态足迹及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餐饮生态足迹比重最大,其次是交通生态
目的分析比较医院常见肿瘤标志物CA50、CEA、CA153、CA125在不同人群组中的差异和影响,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我们收集了某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乳腺外科和
切削力是判断切削加工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切削力的检测,能了解切削状态、机床运行状况、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避免因零件材质和毛坯加工余量不均匀造成刀具磨损、工
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上半年纪录片收视中的宠儿。本文就该纪录片热播后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分类,浅析了其报道中的传播学规律,并就《舌尖上的中国》朴素的人文关怀
网络视频,这个Web2.0时代的产物,因其交互性、分享性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网络直播与在线分享两种模式的融合发展而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媒体使用习惯,呈现出日益强大
纵观中西翻译史,翻译经历了传统文艺学模式、语言学模式以及文化学模式的演变发展历程,在各个阶段中,各个翻译流派都开始认识到在翻译这个以人的思考和创作为中心的活动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