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储能设备的大范围应用拓展,社会对储能装置的需求急剧增长,对它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目前,锂离子电池(LIBs)以较大的性能优势占据着储能领域的主导地位。至今为止,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仍以石墨类碳材料为主,因其理论容量较低,无法满足未来更高能量密度的发展要求,因此,亟需开发能够替代石墨的新型负极材料。金属硫化物(Zn S,Sb2S3,VS4等)具有相对非常高的理论容量,通常是石墨的两倍以上。它的原材料储量丰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负极材料。当这类高容量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电导率低,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从而导致电化学反应缓慢,材料结构不稳定,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碳复合和纳米结构改性策略,对Zn S,Sb2S3,VS4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以进一步优化提高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和化学聚合法制备了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包覆的共体对角线错位双立方体(Diagonal-dislocated cubes,DDC)ZIF-8金属有机框架,再通过气相硫化法在高温下同时碳化和硫化,成功制得继承ZIF-8独特形貌的,双壳壁中空的DDHC-Zn S@C复合材料。中空复合结构的两层壳壁紧密耦合,外层为非晶碳组成,层厚10 nm,内层由直径为5~7 nm的Zn S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层厚14 nm,表现出高度多孔的特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26.6 m~2 g-1)。当其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表现出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倍率性能,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可以保持在770 m Ah g-1,显著提高了Zn S的电化学性能,结合非原位表征发现DDHC-Zn S@C具有出色的结构稳定性。优秀的储锂性能主要归因于高导电非晶碳层与组装多孔Zn S层构建出的独特中空双壳壁结构,优异的结构促使了碳和Zn S之间良好协同作用,有效改善了Zn S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加强了结构的机械稳定性。(2)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珍珠项链状ZIF-8串碳纳米管(CNTs),随后通过化学聚合包覆一层RF树脂,再进行硫化、阳离子置换和碳化,将Sb2S3纳米颗粒限制在CNTs与RF树脂衍生的碳壳之间的空隙中,制备出碳空心管中管(Carbon nanotube-in-nanotube,CNN)@纳米Sb2S3。合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8.1 m~2 g-1)、较高的Sb2S3含量(54.1 wt%)、内外双置的高导电碳纳米管。Sb2S3被牢固地约束在高导电碳基体构建的封闭空隙中,由C-S共价键相连。CNN@纳米Sb2S3具有高的倍率性能,在15 A g-1的超大电流下,放电容量仍然可以达到361 m Ah g-1,表现亮眼;同时具有非常出色的长循环性能,在1 A g-1的电流下循环1500次,放电容量为711 m Ah g-1;在5 A g-1的电流下循环1700次,容量保持316 m Ah g-1;即使电流达到10 A g-1,在循环1000次后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202 m Ah g-1。优秀的储锂性能源于独特的复合结构,高导电碳与纳米Sb2S3的紧密耦合充分发挥了Sb2S3的活性,薄壳构建的大量封闭空间促进了电解液的渗透和储存,并极大程度化解了Sb2S3的体积效应,改善了电子和离子在Sb2S3的传输,保证了Sb2S3的完整和稳定。(3)通过溶剂蒸发法将350 nm的Si O2微球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58000)进行组装,碳化后去除Si O2,制备出蜂窝碳,再通过溶剂热法在碳蜂窝孔内生长VS4纳米片和纳米颗粒,得到复合材料蜂窝C@VS4。3D密堆积的碳孔为VS4提供了充足的分布空间,使得复合材料不仅获得了较高的VS4负载量(80.63 wt%),而且保持了VS4良好的纳米化和分散性,同时促进了VS4与高导电碳基体的强键耦合。当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蜂窝C@VS4展现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在5 A g-1时的容量为533 m Ah g-1,在0.2 A g-1时的容量为1253m Ah g-1)和出色的循环性能(在1 A g-1下循环500次后的容量为960 m Ah g-1,在5 A g-1下循环3500次后的容量为202 m Ah g-1)。出色且稳定的储锂性能主要源于纳米VS4与高导电蜂窝碳的均匀耦合,极大地促进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较大的孔隙率有效缓解了VS4的体积效应,保证了结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活性染料因其色泽鲜艳、匀染性好、应用简便、染色色牢度高、色谱齐全和成本较低等特点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是纺织品染色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染料。然而活性染料在常规水浴棉纤维染色中存在上染率低、固色率低以及染料易水解导致的染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在染色过程中常常会添加大量电解质进行促染,使得废弃的染色残液中含有大量水解染料和电解质,这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相对绿色环保的非水介质活性
学位
药物等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废水和其它各类水环境中,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亟需寻求一种高效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新技术。近年来,基于过一硫酸氢钾(PMS)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已被证实是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过渡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配合物等是活化PMS最常用的催化剂。金属酞菁具有与卟啉配合物相似的结构,其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低成本、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使其在
学位
学位
丝绸文物颜色在数码相机上的色彩还原及其跨设备呈现时的色彩校正还原,一直是丝绸文物保护和传播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丝绸文物数字化及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关注的重要方面。清代见证了中国古代天然染色技术的最大成功,而乾隆色谱是清代丝绸染色工艺的一个概括性的颜色复原,所以实现乾隆色谱染色织物图像跨设备的色彩再现一致是清代纺织品色彩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更加准确的实现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本文选择了多项式回归法拟合相机设备
学位
在LNG工业链中,低温潜液泵使用在LNG的接收、转运和外输的每个环节,为LNG的安全输送提供保障。诱导轮作为低温潜液泵的重要过流部件,具有增压、抗空化等性能。诱导轮叶片叶顶与管道间隙形成的高速泄漏涡会引起诱导轮叶顶泄漏涡空化和旋转失速等流动不稳定问题,同时,低温介质的强热力学效应会加剧流体域的流动复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掌握低温介质的输送特性和诱导轮叶顶间隙流动特性,研究叶顶区域空化和叶顶泄漏
学位
随着相关软件和硬件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成本逐渐降低,因此开始被各个行业广泛使用。目标跟踪在无人机的很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如军事侦察、搜索救援、交通运输等,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无人机的目标跟踪存在着很多难题。首先,目标自身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跟踪带来了困难。另外,长期目标跟踪中,目标可能从视野中消失或者被完全遮挡导致目标丢失。最后,需要有合理的控制方法能够使无人机的跟踪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进而对一些生活的必需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日常接触最多的织物。从过去到现在,这些织物经历了从御寒避体,到丰富美观的变化,以及现如今有着更高的功能需求。由于温室效应作用,夏天气候变得越来越热,降低空调负荷可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量,并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在炎热环境下,人们需要与皮肤接触的夏季用服装和织物具
学位
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贵州作为全国最后一个实现全面脱贫的省份,各级政府竭尽所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扶持涉农产业。在此机遇下,贵州N公司由区政府牵头,联合国有企业共同设立,运用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养殖。由于该公司面对的客户群是散布在农村各地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信息相对闭塞、科技水平不足,在农业订单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合同条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买商品逐渐成为居民主要的消费方式。消费者使用手机应用软件可以快速检索国内外款式纷繁的服装产品,商品越过了传统分包售卖流程直接送达用户手中。因此当下服装图像的应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识别与分类更是实现服装产业链数字化的基础技术手段。学术界围绕以服装图像为基础进行自动分类识别开展了许多深入的研究。由于服装图像包含的细粒度分类多,不同部件设计复杂,同时又受到服装
学位
汽车消费市场的饱和加剧了各大汽车厂商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处在供应链下游的汽车经销商之间也因此为生存而进行残酷的竞争。服务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的帮助经销商企业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而获得更多订单。然而,如何全面的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是服务质量提升的第一步,受制于汽车厂商的汽车经销商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工具。因此,构建一套综合的汽车销售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发现汽车销售服务质量评价是服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