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单一落后的金融供给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再加上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出现巨大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银监会提出了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三农”贷款难的问题。自2007年3月1日建设试点开始,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已有六年多。在这六年多,将近7年的发展过程中,村镇银行备受国家重视,发展速度极快。截至2013年2月7日,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502家(包括部分村镇银行开立的支行在内)。村镇银行保持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构建我国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村镇银行在我国仍处在试点阶段,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目标定位偏离“三农”、内部治理紊乱、结算渠道不畅、资金来源不足、监管不利、金融产品陈旧等。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入手,并基于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我国村镇银行今后的发展路径问题。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引言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总览了当前村镇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是对全文的总体性介绍;而后,本文在第二部分理论研究中界定了农村金融生态和村镇银行的内涵,并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的因素,从理论上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紧接着,本文又在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村镇银行的良性发展与农村金融生态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构建农村金融生态链图,深入研究了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在本章的第三小节作了我国村镇银行未来发展的SWOT分析,从而得出村镇银行的发展亦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最后,本文在第四部分借鉴国外村镇银行成功案例的经验启示基础上,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第五部分中我国村镇银行参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三条路径,即:优化目标定位、优化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外部协调机制;另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在最后的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中还得出了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以下结论:(1)村镇银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2)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准确是前提(3)村镇银行发展:创新产品及服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