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寰椎连接颅与颈椎,是生命中枢的对应部位,其解剖位置险要。一旦寰枢椎脱位或寰枕部不稳,可直接压迫延髓,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复习回顾了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医对于寰枢椎脱位疾病的认识、治疗原则及治疗效果。在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想指导下,对寰枢椎脱位患者外科治疗前后症状与中医相应的症候进行研究,探讨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中医治疗原则的相关性。扩展对于寰枢椎脱位患者在中医治疗原则指导下的治疗手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寰枢椎脱位提供一定的基础,为探索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贡献,发扬祖国医学。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上颈椎病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189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06例,女83例,按T0I分型将189例患者分为T1、T2、O、I4组,其中T1型71例,T2型75例,O型39例,Ⅰ型4例,按照分型分别给予括牵引、手术复位和融合固定等治疗,术后患者严格颈部制动12周,并对患者进行随访24个月。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比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回访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AC)、JOA评分及血瘀证症候积分。结果:T1、T2、O、I组患者寰椎平面SAC治疗前分别为(13.46±0.49)、(10.41±0.10)、(7.75±1.19)、(12.50±0.41)mm,末次随访分别为(16.1±0.22)、(15.42±0.61)、(14.54±1.20)、(14.18±2.64)mm,P均<0.05;血瘀证症候积分治疗前分别为(8.39±0.49)、(6.75±0.44)、(4.87±0.80)、(7.75±0.50),末次随访分别为(12.34±0.75)、(10.34±0.18)、(8.49±0.72)、(9.50±0.58),P均<0.05;JOA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2.94±1.18)、(10.21±0.79)、(7.13±0.98)、(8.25±0.96),末次随访分别为(15.47±0.92)、(13.65±0.94)、(12.28±0.97)、(10.50±0.58),P均<0.05。结论:自导师谭明生教授等于2002年首先报道的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被誉为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金标准”。对于无需手术治疗的寰枢椎脱位的患者中医将其颈肩痛、四肢麻木等临床表现的病机归纳为瘀血阻滞、经络不通,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现代中药及方剂药理研究上,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或中药组方可通过调节表皮细胞因子表达、清除自由基、促进脊髓修复,具有明确的脊髓保护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根据TOI分型分别寰枢椎脱位的病人实施牵引、手术复位、融合固定等个体化治疗,在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也能有效的缓解血瘀证症候,表明根据TOI分型对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治疗能达到中医活血化瘀的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与中医的活血化瘀治疗原则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