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产物,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源有效配置,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而无论是在证券市场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还是在属于新兴资本市场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美国安然、世通公司等虚增收入、利润财务造假案;我国琼民源、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等虚增收入、利润财务造假案等。随着这些案件被查处和披露,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增加公司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是伴随着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已有理论将公司治理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主要是指外在市场(如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等)的倒逼机制,市场的竞争要求公司有适应市场压力的治理制度安排。内部治理主要体现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监控机制。总结已有的国内外实践和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在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解决措施上,都将公司治理视为重点,如从会计准则、外部监管等外部治理出发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等内部治理机制出发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就业、税收、对外贸易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的迅速增加,提高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实现民营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不同于国有上市公司,如“‘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中可能都存在‘一股独大’的特征,但二者所反映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能会截然不同,前者通常不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后者可能因为国有资产代表人缺位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特点在于解决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而不是传统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本文单独研究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从股权结构、董事会两个方面出发,依据CSMAR数据库中我国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股东数据、公司治理数据以及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数据,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1)股权集中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控制人通过多重持股或金字塔方式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但不显著;在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持股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股权制衡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在上市公司被实际控制人通过多重持股或金字塔方式控制的情况下,股权制衡度(T1/T2-10)与会计信息披露负相关,即制衡度越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低,但这种关系不显著。在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持股控制上市公司的方式下,股权制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率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2)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控制人通过多重持股或金字塔方式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正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在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控制上市公司的方式下,两者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但不显著。两职合一,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3)公司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净资产利润率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1)针对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的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建议重点关注存在实际控制人通过多重持股或金字塔方式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重视机构投资者对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2)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可以考虑根据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的方式确定独立董事的比例。加强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培训以及勤勉义务的履行。建议上市公司减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3)建议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率较高(除了一些本身就具有较高财务杠杆的特殊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本文共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以及研究方法,为后面的研究作了详尽的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根据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从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董事会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两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文献,笔者发现,关于民营上市公司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比较少,文献研究结论也不一致,这说明关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第三章:理论分析。对本文的重要概念(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界定。其中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分别是股权结构、董事会;本文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等级为替代变量。本章理论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第四章:我国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状况以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集中度高制衡度低的股权结构以及股东、董事、高管的高度重合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第五章:我国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主要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根据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样本数据,以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等)、董事会(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为解释变量;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净资产收益率为控制变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检验。第六章:结论与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等方面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研究内容的创新。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源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所有权主体缺失造成的内部人控制以及股权分置体制原因带来的“一股独大”,文献研究角度多基于上述两个方面;针对民营上市公司探讨其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文章较多,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较少。2.研究内容的细化和针对性。研究信息披露质量的文献很多,但单独研究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少。更多的文献在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时,研究的对象涵盖了各种性质的公司,比如研究对象涵盖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研究对象为所有A股上市公司,这种研究有可能因为样本间的差异(如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特点不同;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的上市方式等。)使得研究结论不显著,或者得出的研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由于样本的清洁,得出的结论更具针对性。对以往研究起到检验和补充的作用。3.采用了最新数据。本文选取我国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一方面可以发现所研究问题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研究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