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S的海洋上层对日循环热通量作用的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混合层是连接海洋与大气的桥梁,对海-气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交换有着重要作用,研究海洋上层对施加在海洋表面各种强迫的响应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首先总结海洋上层及海气通量的研究现状,简要概述海洋上层动力和热力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湍流生成机制。简单介绍了常用的混合层模式,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并修改控制方程,使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海洋上层对各种强迫条件的响应。文中分析了日循环热通量单独作用下混合层热力结构和动力结构的响应,以垂向速度、湍流耗散率、温度和混合层深度为特征参量分析出海洋失热的强化对流作用、得热条件下的层化作用。共同考虑风应力和日循环热通量作用的模拟结果表明,风应力作用产生的不稳定能够加深混合层,风应力的旋度引起海洋上层的散度,从而产生上翻区和下翻区。风应力在海洋中产生湍流,加强了混合层内的垂直混合过程,是导致混各层加深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决定了混合层的动力学结构。
其他文献
以东南大学本科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现状的特点,简析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允许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的存在有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和立法的等多方面的考虑。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势头不但没有减缓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宏观上党建党务工作中“路径依赖”的惯性和微观上党员信息素养的制约等因素,致使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尚处于自发阶段。致公党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法制建设经历了由"破"到"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司法改革中肃清了司法队伍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在惩治贪污和镇压反革命斗争中所呈现出的教惩结
礼貌性原则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礼貌策略,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在礼仪之争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传教士未能采取礼貌性原则,没有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礼仪,导致清朝百年禁教
目前,普法在主体、内容、形式上皆存在偏差与不足,导致普法存在名实不符的弊端。重构我国的普法体制,主体上,应取消普法重点对象的做法,将一切涉法主体纳入普法对象,并保障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将未成年孩子留在家里,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共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企业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必然要求从更广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效率来配置人力资源,人才租赁正
在新世纪,中西文化的全方位交流已不可阻挡,但要顺利交流,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文章以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旨在减少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实现成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