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中学生学业成长影响的个案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逐渐普及,网络游戏随之泛滥于中学生群体之中。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游戏存在一定的新鲜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中学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此,研究网络游戏对中学生学业成长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以Z同学为个案,以点带面归纳出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学业成长受到网络游戏影响的现象。通过本报告的研究与探索,期望能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预防网络游戏给中学生群体带来危害。合理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学会掌控用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与精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网络游戏中对学业成长有利的因素。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之上,以人本主义理论、交互决定理论为依托,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从学生本人以及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方面出发,将Z同学的学业成长划分为小学、初中与高中三个阶段展开分析与论述。通过小学时期经常得到老师表扬,到小升初时的变化为导火索,以初中与高中逐步利用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为发展脉络。从教育环境、方法等多维度进行思考,客观分析网络游戏对Z同学学业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表现及成因。通过研究发现:其一,最初改变学习心态的原因每个人都不一定相同,网络游戏不一定是影响学生学业成长的直接因素,但在学习心态发生变化时接触到网络游戏又不合理控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其二,网络游戏成瘾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业,而且还影响身心健康,对青少年危害之深,是其它娱乐活动望尘莫及的;其三,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学生网络游戏上瘾不仅有个人因素,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网游成瘾影响的不仅是个体,它给个体带来的伤害,又从个体的行为体现出来,进而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负担。为此,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其一,学生个人层面,应该提高自律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学业成长与网络游戏的关系,建立自信心,正确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其二,家庭层面,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谦虚学习,改善教育方法,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其三,学校层面,应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适度参与网络游戏,正确树立中学生的价值观。师生合力给予帮助,做到不歧视有“网瘾”的同学,让网游上瘾的同学正确面对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四,社会层面,应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为中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线上线下上网环境。研究丰富了学业成长的研究领域,对一位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过程进行描述。通过网络游戏对学业成长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中学生脱离网游的控制,促进学业成长,推进中学教育改革。
其他文献
清顺治年间,统治者承袭明朝纳监之例。自康熙十四年(1675)因军需开办乙卯捐例开始,报捐项目渐扩展为捐实官等,出现了“捐纳事例”,捐纳制度逐渐确立。康熙朝是清代捐纳制度形成的奠基阶段,康熙朝捐纳制度是清中后期举办捐纳之样本。在学习并梳理了清代捐纳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本文的研究基础更加坚实。包括康熙朝在内清前期捐纳研究较不充分,多散见于清代捐纳的整体性研究成果中。本文主要利用《六部则例全书》《大清会典
红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是西部生态小说的代表作品。红柯在小说中刻画出一幅人人尊重、敬畏自然生命的和谐景象,在西部这片神奇大美的土地上,自然万物拥有跟人一样平等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贯穿在小说的始终。小说中建构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发展理念,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意义,人只有在尊重自然万物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性。敬畏生命,正确处理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是将中医药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能力的一门实践科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增强职业认同感,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被融入到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中,为中医药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探索提供参考。
课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最基础的板块,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小学语文的教学要从基础抓起,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阅读的教学。如何灵活应用各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提出了读与看结合、读与写结合、读与说结合、读与演结合四种新型教学方式,以期能改变以往沉闷的语文阅读课堂,给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药剂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科综合性强、实用性强。本文结合药剂学课程特点,从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措施、蕴含思政元素、效果评价三个主要方面出发,探讨高职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好的发挥教学中的思政作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职院校药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正>2022年1~9月,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总值为171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对越南出口1087.2亿美元,增长6.6%;自越南进口632.2亿美元,下降4.2%;贸易顺差455亿美元,扩大26.5%。
期刊
以水下目标三维重建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水下目标三维重建实验设计方案。首先在无需提前对相机标定的情况下,通过单目相机围绕水下目标物体进行多角度旋转拍摄,产生初始图像输入集;然后针对水下图像色彩失真和对比度低等情况导致的图像特征点提取数量减少和误匹配率较高等问题,利用所提出的融合色彩信息的特征匹配SIFT-HC方法,使用双峰分布函数最小化像素之间的灰度差异和像素之间的色彩对比度,获得待
<正>高中作文教学太过于注重对文本模式的归纳、训练,忽视了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上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思想受到束缚,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创意,没有新意,很难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本文从思辨性作文的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一下有关思辨性作文写作教学的一些策略。一、高中思辨性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期刊
为实现依托专业课程进行全方位育人的引领目标,文章解析了药剂学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爱国奉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培养目标,从提升教师政治水平和人文品德、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拓宽实践渠道入手,充分挖掘学科特征,构建知识传授与思想情感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药剂学是医药类高校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主干课程。本文以药剂学为例,将专业课程知识点和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教材分析、学情和学生特点分析,采用思维导图等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及实践,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统一的目标,真正落实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提出应转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与育人模式,发挥专业课在高校育人中的主战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