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子捕获技术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剪接突变中的研究及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klipuel-Trenaunay和Parkes-Weber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外显子捕获技术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剪接突变中的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一种癌症,在发展中国家的年龄调整发病率约为73%,占所有癌症类型的23%。而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包括BRCA1,BRCA2,p53,PTEN,STK11/LKB1,CDH1等,其中,BRCA1/BRCA2突变引起的乳腺癌约占总数的5%-10%,这里面又以BRCA1的研究较为广泛,该基因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证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携带BRCA1突变的女性终身将有87%患乳腺癌的风险,确定BRCA1突变点的致病性对乳腺癌临床研究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全球公共数据库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突变位点由于缺乏实验验证,其临床意义至今不明,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这其中,有很多突变会导致异常剪接的发生,对于这些剪接突变,小基因剪接实验是验证其致病性的有效方法,目前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方法:提取多个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包含乳腺癌在内的多个肿瘤热点基因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TP53、WAN、PTEN、BRCA1/2、EGFR等36个相关基因的检测。针对BRCA1基因,选择了多个不同的疑似致病的突变位点,并最终通过软件预测,筛选出3个不同的疑似会导致异常剪接的BRCA1突变(c.627T>C、c.4347A>G、c.5137G>A),通过外显子捕获载体p SPL3构建携带目标片段的载体,体外转染到COS7细胞中完成剪接,提取细胞RNA通过RT-PCR来验证突变点是否造成异常剪接。结果:剪接实验结果表明BRCA1 c.5137G>A(p.Asp1713Asn)突变引起了17号外显子的跳跃,但是未发现BRCA1c.627T>C(p.Pro209Pro),BRCA1c.4347A>G(p.Thr1449Thr)两个突变点对剪接产生影响。结论:本次研究利用经典的外显子捕获技术(exon trapping technology)确定了新发突变BRCA1c.5137G>A(p.Asp1713Asn)会引起17号外显子的跳跃,导致异常的剪接,根据软件结果显示,该突变点破坏了BRCT结构域,我们猜测该结构域功能发生了改变甚至丧失,导致BRCA1蛋白的抑癌功能发生异常,最终引起或促进了患者乳腺癌的发生。第二部分: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Klippel-Trenaunay和ParkesWeber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背景: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发展(NGS),对各类普通的临床诊断无法确诊的遗传病也有了新的诊断思路。其中,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是基于目标序列捕获技术,利用探针捕获外显子区域的DNA序列,再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来检测相关遗传突变的一种基因组分析技术。相比于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组测序周期更短、数据准确性更高、费用更低、覆盖度更深,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上一些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尤其对于一些无法确诊病因的罕见遗传病,全外显子测序能够很好地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因。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和Parkes-Weber综合征由于两者症状相似,但治疗和预后都不一样,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从而耽误后续的治疗。但是,导致这两种疾病的突变基因完全不相同,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目前被发现主要是AGGF1的突变,而Parkes-Weber综合征主要是RASA1基因的突变。利用WES可以很容易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实现精准治疗。方法:提取之前被拟诊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患者及其幼子的外周血DNA后,利用全外显子检测技术,检测并确定其致病原因。结果:通过对全外显子检测结果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患者发生的RASA1的一个心法突变RASA1 c.810C>G(p.Tyr270*)。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判断了该位点的致病性。结论:本次研究中,对之前被拟诊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患者进行WES检测,发现RASA1的一个无义突变(新发突变),最终确诊为Parkes-Weber综合征,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了确定的依据。另外,我们通过分析突变后的氨基酸序列和功能域改变,初步探索了该突变的致病原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
其他文献
将传统的冰箱故障诊断技术同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Basic和SQL Server开发了基于Web的六箱故障诊断信息系统。系统按面向对象的不同分为面向普通
猪链球菌2型(SS2)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SS2先是定殖于猪的鼻咽组织,后引起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而人一般则是经伤口感染.进而发展成脑膜炎、关节炎、肺炎、中
目的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鸡胚分离的高致病性H5N1病毒进行观察鉴定。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甲醛和戊二醛灭活H5N1病毒,超速离心浓缩病毒分离物后.负染观察病毒形态;用鸡红细胞吸
针对滑差频率型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基于模糊推理在线调整滑模控制器输出中的前馈系数,提出一种改进控制算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影响系统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
汕尾电厂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给水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先进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方式,其原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氧和微量氨,使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生成织密的溶解
采用悬浮粒子浸涂法在宽孔径分布的大孔(平均孔径为12?μm)管状支撑体上进行了氧化铝细孔膜制备过程的研究.探讨了浆料中固体含量和涂膜时间对膜的孔径大小、分布和形貌的影
目的对2005年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uis 2)四川资阳人源分离株ZYH18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BP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以ZYH1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
分析了标量延迟微分方程系统渐近稳定性的不同条件,给出了与延迟量τ有关及不依赖于延迟量τ的不同渐近稳定域.在渐近稳定域与τ有关的条件下,对多步龙格-库塔方法的渐近稳定
介绍了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研究以及它们在气体、液体分离方面的应用。复合陶瓷薄膜继承了单纯组分陶瓷薄膜的优点,并且由于其丰富的表面特性,在表面改性和分离应用方面展现了巨
提出了在抽水蓄能调速器中内嵌测试子系统.描述 了其硬件、软件和实时仿真算法.它可对调速器进行静态、动态特性测试、性能指标计算、 动态录波和结果打印.嵌入这些通常由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