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指导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科学合理地保护支架,预防并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并在随后一年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病例125例(男性94例,女性31例),根据其复查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43例(男性32例,女性11例)和无支架内再狭窄组82例(男性62例,女性20例),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临床生化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抗血小板药物用药情况(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服用规律)、冠脉病变状况(包括病变程度、支架数量、支架部位、支架直径)等临床数据,所有资料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两组间的比较,通过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两组间相关因素的比较,通过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有序分类资料进行两组间相关因素的比较;多因素分析时,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HbAl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抗血小板药物用药状况(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单支、双支、三支)、支架植入原因(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支架部位及支架直径和支架长度在支架内再狭窄组和无支架内再狭窄组之间的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因素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相关,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ApoAl(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LP-a(脂蛋白a)及支架数量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元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中,高血压、糖尿病、LDL-C(低密度脂蛋白)、多支病变、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PCI术、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不规律、支架位于左前降支、支架长度等因素与支架内再狭窄呈正相关(P均<D.05),而支架直径与支架内再狭窄呈负相关(P<0.05),提示上述因素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血压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佳、血脂升高(尤其是LDL)、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PCI术、支架植入后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不规律、多支病变、支架位于左前降支、支架直径小、支架长度长等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