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和退行期皮损区皮肤镜表现及血清IL-17C和IL-23的表达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C、IL-23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在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和退行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选取靶皮损,对靶皮损进行背景颜色、血管分布、血管扩张程度、鳞屑进行皮肤镜检查,经治疗后皮损达退行期再次对同部位靶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组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和退行期以及12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血清中IL-17C和IL-23的浓度,并对入组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皮损进行PASI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皮肤镜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处于进行期的皮损背景为亮红色,其上有均匀一致分布的球状、发夹状及点状血管,周围有银白色鳞屑;退行期皮损区域背景为暗红色,可见散在分布点状扩张血管,周缘可见少许白色鳞屑。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肤镜下严重程度评分2.63±0.490,退行期评分为0.67±0.547,两组皮肤镜下评分比较Z=-6.824,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外周血清中IL-23浓度变化(pg/ml):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组平均值为(136.362±13.024),退行期组平均值为(104.003±10.440),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52.884±8.082),三组间进行方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177,P<0.05)。进行期组外周血清IL-23与临床PASI评分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有正相关关系(r=0.755,P<0.05)。3.外周血清中IL-17C浓度变化(pg/ml):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组平均值为(399.999±130.741),退行期组平均值为(375.247±132.112),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354.114±100.305),三组间进行方差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3,P>0.05)。结论:1.皮肤镜可以通过无创检查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域的颜色、血管、鳞屑等情况进行更好地反应,为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提供影像学依据。皮肤镜下血管严重程度评分可以作为评价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23的高表达表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IL-23存在相关性。外周血清中IL-23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反应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情况及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C较正常人群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长期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治疗可能会对骨质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对丙戊酸钠干预的不同代谢状态下大鼠的股骨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80只3月龄、SPF级、健康的雌性普拉格-杜勒(SpragueDawley,SD)大鼠应用于本实验。随机选取35只行双侧去卵巢手术(ovariectomy,OVX),15只作假手术(Sham)。术后3月随机选取5只OVX大鼠及5只Sham大鼠行安乐死并测其骨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对于甲状腺结节检出及结节良、恶性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共855例(其中恶性结节512例,良性结节343例);同时期随机收集来我院体检,经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颈部超声检查未见甲状腺结节的健康来检者共501例,作为健康对照。总共计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探讨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肿瘤近期治疗疗效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11-2020.1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完整资料,接受TACE治疗和上腹部CT增强检查随访,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依据或者肝癌诊断指南中所要求的典型影
目的:基于α7n Ach 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相关膈肌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选择SPF级6-8周C57BL/6雄性小鼠30只,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于造模后0 h、8 h、16 h、24 h和32 h取材并评估膈肌损伤程度。2、选取SPF级6-8周C57BL/6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SHAM组)、脓毒症组(
目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且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当前AKI基于血肌酐及尿量的诊断标准对AKI的早期诊断存在局限性有关,使得在临床工作中不能早期识别脓毒症AK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The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是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已在多种炎性疾病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证实在炎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110例患者完整资料,按照2010年版WH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其中高分化组46例,中-低分化组64例),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78例)及验证组(32例)。使用Radi Ant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的局部脑血流变化特点;评估局部脑血流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进一步评估血流参数rCBF、rMTT、r CBV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9年01月到2020年1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在术后1-3天内在行动态CT复查的同时增加CT
目的: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术前对骨质(骨矿化程度、骨小梁结构等)和骨量(骨宽度、骨高度)的评估作用至关重要,较低的骨密度会影响种植体的存留率或种植成功率,锥形束CT在测量颌骨骨量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然而对于骨密度的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锥形束CT先前已应用于骨密度评估,其评估基于以下假设:锥形束CT的X射线衰减(以下简称Hu值)与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从锥形束CT的Hu值估算密度,但是由于锥形
目的通过分析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及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并与丹参酮结合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8月至2020年06月就诊的痤疮患者(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为轻中度),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针清术+丹参酮口服;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和分析贝复新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尤卓尔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1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性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儿童湿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润肤霜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润肤霜治疗,分别治疗后第1周、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