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范畴内的俗文学研究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大致经历了现代转型、走向民间、学科确立并走向繁荣的过程。半个世纪的俗文学研究历史包含了丰富的学术史、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而其中关涉的俗文学之本体概念、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之关系、俗文学学科体制之建设等内容则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学术命题。本文有意围绕“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创建”这一中心,以“宏观把握”作为“俗文学研究”的主导表述模式,从历史的演进轨迹、研究的整体面貌和研究的方式方法等视角切入对20世纪上半叶俗文学研究的思考,力图尽量贴近历史,关注其学术背景,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意蕴,追溯其学科发展的心路历程,分析其逻辑演进的内在脉络,观照俗文学批评的整体态势,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进而对俗文学这一特有的文学现象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从而“介入当下”,以有益于未来的文学建设和研究。鉴于以上思考,本课题的基本构想是:第一章从宏观把握的研究视域和表述模式中来粗略地勾勒一下20世纪上半叶俗文学研究的大致轮廓,以期导入稍后对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的深入剖析;后四章以“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为线索,纵向梳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轨辙。目的是通过纵横交错,完成对20世纪上半叶俗文学研究的整体认识。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20世纪上半叶俗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本章以横向观照的视角,分别从“俗文学之本体研究”、“俗文学之文献研究”、“俗文学之文学史研究”、“俗文学之学科交叉研究”等层面来透视20世纪上半叶俗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和态势,以期深入厘清俗文学研究在此阶段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研究走向。第二章“开荒拓源:俗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本章从近代文学革新运动抬高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地位;敦煌俗文学的发现拓展俗文学研究领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创俗文学研究的现代范式等不同侧面展开对世纪初期俗文学研究现代转型的历程及拓荒意义的描述。第三章“众声喧哗:俗文学研究‘走向民间’”。本章以“众声喧哗”为表面特征,以“走向民间”为内在脉络,分别论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学观念的解构和重构;歌谣学运动对俗文学研究对象、领域的拓宽;以及胡适等学者身体力行倡导的白话文学运动,引导着俗文学的研究走向平民,走向启蒙,甚而走向“民间崇拜”等内容。此一时期“走向民间”成为俗文学研究的最大特点,俗文学研究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追求“平民效应”,“民间文学视野内的俗文学研究”逐渐成为主导趋向。第四章“正本清源:俗文学研究的本体回归”。本章在以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为背景的观照视野下,对30年代俗文学研究的整体态势作出速描,尤其是对占据俗文学重要位置的说唱文学研究作出较为详细的交待;对30年代早期的各种俗文学学科理论著作的先导意义作出析辨;最后以郑振铎的俗文学研究贡献为中心,展开其对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的评述,《中国俗文学史》的出版,意味着俗文学研究本体回归的同时,标志着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确立。第五章“学术自觉:俗文学研究走向繁荣”。本章围绕“俗文学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对专门的俗文学研究团体“中国俗文学研究会”、“京”、“港”、“沪”三地的六大《俗文学》周刊展开介绍;对40年代以杨荫深、吴晓铃为代表的俗文学理论进行辨述;对40年代俗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做出评判和总结,上述内容共同构成了俗文学研究在40年代的繁荣景象。最后,对俗文学研究在50年代走向消歇的原因作粗略交待。结语部分“对20世纪俗文学研究的整体反思”。主要是在厘清20世纪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依附与分离的关系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俗文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并对中国俗文学学科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