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世纪以前的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以16世纪征服喀山汗国为标志,沙皇俄国开始向东扩张,其势力范围逐渐与中国传统势力范围有了交叉。因而在中、俄两国之间产生了划定边界和管理边界的问题。当时,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和河东的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赫哲人等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索伦部”。这些少数民族与中国历史上的中原各王朝有着紧密联系。当俄国人来到这一地区,中俄之间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划界问题,而划定边界的重要依据是处于两国势力交叉地带的民族、族群的传统政治归属感。同时,由于中、俄两大国政治势力范围的交叉,也使得这些族群面临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归属抉择。在中俄划界争论中,俄国强调这些部族的选择是自我选择,而中方则强调这些部族的传统归属。中、俄双方就根忒木尔等逃人的交涉几乎贯穿整个早期中俄交涉的全部历史,而载于史籍的第一个逃人就是根忒木尔,围绕他展开的交涉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历史影响最广。根忒木尔出逃俄国的原因既有俄国方面劝诱的因素,也有清廷处理民族关系不当的原因,而同时也有根忒木尔本人部落及其所辖部落长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方式的原因。而根忒木尔本人回归故土的愿望决定了他最终接受俄国开出的条件,背叛了清政府。他的出逃导致了归他管辖的族人及其部落的相继出逃,对清朝维护传统势力范围和争取划界权益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对俄国争取划界优势形成了有利局面。因此根忒木尔问题引起了中、俄两国高度重视。直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由于两国已经就划界达成妥协,根忒木尔问题才告一段落。不过也正因如此,逃人问题在整个中、俄关系史中一直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俄签订的重要条约中几乎都有关于逃人问题的专门条款,这也可以说是根忒木尔事件带来的重要影响。剖析根忒木尔事件和中、俄两国逃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民族背景,对我们研究清朝边疆的形成、民族政策的制定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边疆的稳定来源于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统治,在中俄逃人问题产生后,清朝政府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边疆政策,明显加强了在东北地区的边防建设。这对我们未来研究边疆政策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