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人学,人是文学审美表现的中心。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指出人有共通的人性,稍后,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则开启了人性善恶之争的先河。如何表现人性,也成了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刘庆邦就是一位专心于人性探索的作家,他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之恶,又尽力挖掘了生活中的人性美。刘庆邦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作家,其坎坷的人生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关切的目光始终投射在为生存而奔波的农民身上,展示了这群人的生存状态,剖析了这群人的人性特点。本文就是从生存环境与人性关系的角度来展开对刘庆邦人性书写的研究。从古至今,农民一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困境不仅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贫困,落后,闭塞的农村养育的农村人是无知,愚昧,麻木的。但生存环境对人的影响又不是绝对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生存困境磨砺了农民的生存意志,激发了他们的生存斗志,培养了他们勤劳,顽强,朴实的美好品质。由此看来,影响人性善恶的因素不仅有生存环境,还有社会道德,人自身的价值取向。本论文旨在解读刘庆邦文本中生存环境与人性的辩证关系,并凭此来更好地掌握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生命意义。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引言梳理了有关刘庆邦人性主题的研究现状,点明本文写作的侧重点和研究主旨。第一章分析农民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分化。生存困境所激发的生存意志如果和极端利己主义联手,就会伤害人性,催生人性恶。但生存意志如果和道德意志相得益彰,就会升华人性,提升人性美。第二章分析矿工的生存困境及人性善恶。矿工是处于特殊生存状态的农民,通过描写矿工生命安全,性,人格尊严等人最基本的需求的缺失来演绎矿工人性扭曲变异的过程。但矿上也并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力求证美的作家还是发现了黑暗之地的温情。第三章主要品读无私的母爱和纯情的少女给我们带来的人性美,人情美。结语对本文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总结,重申人性的研究意义与本论文的创作主旨,并就刘庆邦创作的不足提出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