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到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的多因素复杂综合症,超过50%的癌症患者死亡时患有恶病质,其分布因肿瘤类型而异,胃癌和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恶病质影响了近50-80%的癌症患者,大多数研究只关注老年患者。按年龄分组调查胃癌患者术前恶病质情况,综合分析各年龄段胃癌患者术前恶病质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旨在为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总共对575名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XX和XX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由指派的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期间的辅检信息以及术后的临床结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花费、再入院率等)。通过卡方检验、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的临床基本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与临床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及log-rank检验,研究不同年龄组患者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因素。
结果:总体而言,35.8%(575人中的206人)被诊断为术前恶病质。恶病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9.2个月)短于非恶病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5.7个月)。恶病质(风险比=1.976,P<0.001)、高龄(风险比=1.811,P<0.001)、1个月内再入院(风险比=2.559,P<0.001)、巨大肿瘤(风险比=1.639,P=0.003)、TNM分期(ⅡvsⅠ:风险比=2.215,P=0.017;ⅢvsⅡ:风险比=5.758,P<0.001)、弥漫性胃癌(风险比=2.639,P<0.001)、联合脏器切除(风险比=1.598,P=0.032)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分层后,恶病质在50岁以下(风险比=4.947,P=0.029)、51~60岁(风险比=2.232,P=0.026)、61~70岁(风险比=1.806,P=0.032)患者与总体生存显著相关,而71岁以上患者(风险比=1.411,P=0.119)总体生存与恶病质无显著相关。此外,恶病质仅对50岁以下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P=0.015)和住院费用(P=0.032)有显著影响。
结论:术前恶病质是胃癌患者总体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轻患者的恶病质与不良的临床预后关系更密切,临床上要重视胃癌患者术前恶病质情况尤其是年轻患者要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方法:总共对575名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XX和XX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由指派的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期间的辅检信息以及术后的临床结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花费、再入院率等)。通过卡方检验、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的临床基本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与临床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及log-rank检验,研究不同年龄组患者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因素。
结果:总体而言,35.8%(575人中的206人)被诊断为术前恶病质。恶病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9.2个月)短于非恶病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5.7个月)。恶病质(风险比=1.976,P<0.001)、高龄(风险比=1.811,P<0.001)、1个月内再入院(风险比=2.559,P<0.001)、巨大肿瘤(风险比=1.639,P=0.003)、TNM分期(ⅡvsⅠ:风险比=2.215,P=0.017;ⅢvsⅡ:风险比=5.758,P<0.001)、弥漫性胃癌(风险比=2.639,P<0.001)、联合脏器切除(风险比=1.598,P=0.032)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分层后,恶病质在50岁以下(风险比=4.947,P=0.029)、51~60岁(风险比=2.232,P=0.026)、61~70岁(风险比=1.806,P=0.032)患者与总体生存显著相关,而71岁以上患者(风险比=1.411,P=0.119)总体生存与恶病质无显著相关。此外,恶病质仅对50岁以下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P=0.015)和住院费用(P=0.032)有显著影响。
结论:术前恶病质是胃癌患者总体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轻患者的恶病质与不良的临床预后关系更密切,临床上要重视胃癌患者术前恶病质情况尤其是年轻患者要及时给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