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或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的脑卒中的年均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统计约为12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0%以上,占据主要地位。临床实验统计表明,不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差异明显,诚然年龄、血管基础条件等很多因素会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但有研究表明脑缺血后侧枝循环的建立亦是其中关键因素,脑侧枝循环的概念即当脑血管局部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时,机体形成吻合管起到代偿作用,保证狭窄或闭塞血管所供血区域得到基本的血供,避免发生缺血坏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级:一级侧枝循环指通过Willis环形成的脑内主要侧枝循环;二级侧枝循环指眼动脉和软脑膜血管负责沟通吻合形成的血流代偿;三级侧枝循环指新生血管。若脑缺血后,侧枝循环迅速建立,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亦会降到最低。目前已经证实,有效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可以稳定梗死区脑血流量、减少梗死灶容积、改善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缓解血管再灌注损害、降低梗死后出血、改善预后并减低复发风险等。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药物尤瑞克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枝循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本文主要研究使用尤瑞克林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估,从而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指导意义。目的:探索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估。方法:受试人群为2015年6月以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房的经CT或磁共振扫描明确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40岁以上,发病时间均在7天以内。一共收集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脑梗死的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 U/d"静脉滴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予对症处理。所有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及90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疗效,并行多模态磁共振扫描,同时监测基本生命指标,记录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抽烟、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在2周后及90天后均有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BI评分在2周后及90天后有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治疗两周后的NIHSS评分,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90天后的NIHSS评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的BI评分,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90天后的BI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病人疗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