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分析师行业的壮大,如今分析师不仅拥有完备的数据搜寻渠道,同时掌握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信息薄弱的外部投资者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投资者愈发依赖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甚至将其作为判断上市公司真实业绩的标准。现实中,达到分析师的预测不仅是分析师眼中的“宠儿”,更是投资者心中的“绩优生”,而没有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公司股价甚至会在一夜之间暴跌。因此,为了规避负向盈余意外,管理层会通过盈余管理使报告盈余刚刚达到或者微超过分析师的一致预测,这种行为被称为“迎合盈余预测”。由于这一行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增加了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因此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日益增强。诚然,审计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机制,在发现管理层财务舞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的准则也要求审计师特别注意由于分析师的盈利预期带来的管理层舞弊压力。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那么高质量的审计是否可以在发现管理层使用盈余管理迎合盈余预测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伴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审计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那么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盈余预测的关系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审计监督与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调节变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究了高质量审计在外部制度环境好坏、内部不同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的差异。最后本文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高质量的审计可以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行为,有效抑制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其中国际“四大”比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质量更高,可以显著抑制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可能性。(2)内部控制良好的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更低;(3)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可以相互替代,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弱了审计对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预测的抑制作用;(4)相比于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审计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对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监管约束作用更明显。(5)相比于国有企业,审计在非国有企业中对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监管约束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