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制,天下安。乡镇是我国行政体制基层也是基础,它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省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安定与和谐。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财税体制、职能设计等问题,乡镇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债务压迫下,部分乡镇筹办乡镇企业以增加本级收入,但企业运营不善又导致新的负债;有些地方采取减少公共产品供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大部分的乡镇都曾经增加对农民的税费征收来缓解债务危机。但200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向农民转嫁财政危机的途径被切断,乡镇政府债务问题更加突出,深层问题伴随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加剧而逐渐暴露。纵观乡镇债务的形成与发展,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又有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讲,还是制度的原因,是国家通过制度的安排来对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导致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短缺,产生借贷需求,最终形成债务。调查研究将近80%的乡镇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债务情况,而且偿债能力低下,债务如滚雪球般规模越来越大,一旦超过社会可以承载的警戒线,就可能爆发严重的乡镇债务危机。从研究乡镇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乡镇债务的现状入手,根据民间调查数据,对乡镇债务目前的情况做出分析判断。通过对乡镇债务的支出、用途和规模进行分析,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得出乡镇债务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结合了重庆市巴南区的实际债务状况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了乡镇债务产生的原因,从财政体制,行政体制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乡镇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对乡镇债务危机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乡镇债务危机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降低了地方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预防和减少乡镇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厘清乡镇政府的职能、平衡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完善现行的分税制、健全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精简乡镇管理队伍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