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龙沟金矿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北西约90km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柴北缘构造带上,北邻欧龙布鲁克地块,南接柴达木地块,东西两端分别被哇洪山断裂和阿尔金断裂切断,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万洞沟群(Pt2W),为一套遭受区域变质及动力变质的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是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综合其展布规律,可分为NW向和NE-NNE向两组,其中,NW向为区内导矿构造,NE-NNE向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区内矿体主要产在NE-NNE向的层间滑脱断层中。矿区岩浆岩主要为海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伸展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部分脉体遭受到了蚀变和矿化,空间上与金矿脉关系密切,为成矿提供热动力和部分矿质。金龙沟金矿矿石类型为蚀变片岩型和蚀变脉岩型,金属矿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有黄铜矿、毒砂、方铅矿及金矿物等,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少量绿泥石化,反映中温矿物组合和蚀变特征。矿石结构主要有填隙结构、包含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稀疏浸染着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等。金龙沟金矿主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8.9℃295.9℃,流体盐度为5.8517.74wt%NaCl,流体密度为0.881.05g/cm3,属于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深度为1.543.55km,属于中浅成中温热液脉型金矿。H-O同位素:δD水值介于-89‰-80.7‰、δ18O水的值为6.7‰7‰;C-O同位素:δ13CV-PDB值为-2.23‰-0.51‰、δ18OV-SMOW值为13.43‰14.45‰,流体来自深源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及碳酸盐岩溶解形成的流体加入。S同位素:δ34SCDT值为6.38‰8.66‰,成矿物质来源岩浆热液,有一定变质地层中的物质加入。组成表明,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的岩浆,仅有少部分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自地层。综合以上认识,本文确定金龙沟金矿矿床类型为中浅成、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部分来自地层,矿体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成矿与海西期中酸性岩浆岩密切关系,形成于大陆拉张伸展的地球动力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