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等研究方法,对车镇北带古近系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及有效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湖底扇四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沙四下亚段发育冲积扇;沙四上亚段发育扇三角洲和小规模的湖底扇;沙三下亚段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沙三中亚段发育近岸水下扇和少量的滑塌浊积扇;沙三上亚段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沙二段—东营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扇体具有平面上“沟扇对应、裙带分布”,垂向上“多期叠置、继承发育”的分布规律。砂砾岩扇体的分布具有“强度控源、断层控沟、底形控型、演化控层”的特点,即埕南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控制了砂砾岩扇体物源的量,断层控制了盆地内沟谷的分布,断面形态和沉积底形的组合类型控制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组合特征,层序演化控制了砂砾岩体的分布层位。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浅层以原生孔隙为主,深层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喉结构总体较差,储层物性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变差。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段储层孔隙度下限与地层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渗透率下限与地层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储层物性下限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车西地区沙三段物性下限低于大王北和郭局子地区,导致三个地区物性下限差异的原因为车西地区较大王北和郭局子地区原油密度和粘度低,地层超压发育。利用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对三个地区沙三段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主控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三个地区均是沉积为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成岩作用,压力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