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中国刚刚完成了农业化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但是其发展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却依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也就没有整个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作为培养服务“三农”人才的农业高校,其农耕文化应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中国农业悠久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中国特殊的农耕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农民和农业服务为主体的一种农业文化。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另外还有中国性质的一些宗教文化,使得中国的农业经济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高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学校师生凝聚力量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改革进程顺利进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自身利益诉求,部分高校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社会比较重视,但对文化引领方面却认识不足、投入不多,很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因此,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这些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高校作为一种行业特色型院校,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其建设核心在于中国的农耕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可以看成是技术的传承,不但要将文化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来,而且还要对农业生产技艺进行保护和创新。但是,由于社会对于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不到位,对农业发展前景迷惘,以及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社会公众普遍轻视农业和农耕文化,产生“谈农色变”、“学农无用”的观念。这些情况也直接阻碍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鉴于此,本论文以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校园文化的创新实际,分析导致校园农耕文化缺失的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探讨;总结出农业高校在校园农耕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创新性地规划出校园农耕文化建设的路径;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