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态环境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将促使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作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政策措施,其政策有效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现阶段中国农村农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农村大量基础设施已建立、农民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也得到改变,但是相应出现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部分农民更看重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和过度使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因此,就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而言,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制定和高效执行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怎样制定、如何高效执行等问题成为近几年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优质的农业生态环境是重要基础保障,黑龙江省政府近几年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大量农业生态补偿保护类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执行在改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部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更进一步保护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对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从公共产品、环境外部性、生态资本和政策执行理论四个理论角度分析了农业补偿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内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执行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体系缺陷、执行监管薄弱以及执行环境制约,以及问题成因,包括政策本身影响、政策执行主客体产生的影响、政策执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和政策执行环境缺乏足够重视。并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国家和省份在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方面先进经验的借鉴,针对于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借鉴措施,包括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环境教育和经济激励相结合和重视构建政策执行监督体系。最后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成因,提出四点优化建议,即提升黑龙江省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体系、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监管检举机制以及优化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