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法定数字货币涉及国际流通领域,IMF法定数字货币治理机制的缺陷、SWIFT和数字美元霸权的持续、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规则的南北矛盾、国际货币体系制度惯性的弱化,都是各国加紧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规则的研究以把握主动权的原因,这种主动权将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基于对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态势的观察,其国际规则的形成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货币主权问题。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首先要确保避免他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法定数字货币涉及国际流通领域,IMF法定数字货币治理机制的缺陷、SWIFT和数字美元霸权的持续、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规则的南北矛盾、国际货币体系制度惯性的弱化,都是各国加紧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规则的研究以把握主动权的原因,这种主动权将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基于对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态势的观察,其国际规则的形成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货币主权问题。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首先要确保避免他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渗透本国支付体系,影响本国货币控制权,威胁本国货币主权。所以,我国应当在遵守国际法规则的前提下坚决捍卫货币主权。第二,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是合法律的和正当的,并且获得国际认可。我国要通过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支付和国际结算的互操作性形成一般性实践惯例,通过双边多边条约,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报告”和“建议”的拟定等来推动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国际层面的合法性基础。第三,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支付和国际结算问题。就该问题,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三种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应当纵览各个发展模式而把握机会,要加强区域性法定数字货币协作,畅通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支付和国际结算渠道。第四,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的风险问题。法定数字货币在国际流通中可能存在有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国际货币替代风险等问题,我国应当落实合规主体界定和合规责任,协调相应标准差异等等以保障法定数字货币国际流通安全。
其他文献
遗嘱信托作为一种以遗嘱方式设立的信托,具有实现财富的代际传承、保值增值,避免继承纠纷等功能优势。2001年我国颁布的《信托法》以及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关于遗嘱信托的条文则表明,我国信托领域和民事继承领域皆在立法形式上确定了遗嘱信托。然而,作为横跨信托以及继承两大领域的遗嘱信托,《信托法》并未对就如何适用该制度进行详细的规定,《民法典》也对该遗嘱信托仅作出寥寥数字的规定。立法的不足使遗嘱信托制
随着财富的积累,投资的中介化与专业化趋势不断增强,因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激发投资活力,具有信用补充与权利制衡作用的基金托管人应运而生,并发展出保管与监督双重职责。因我国现行规范未对私募基金托管人与管理人是否为共同受托人做出明确规定,对于基金托管人监督职责的规定也过于笼统,导致司法实践中关于私募基金托管人监督职责的范围、认定私募基金托管人是否尽到监督职责的标准
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中规定了公司有权解除股东资格,第六次公司法修订草案对除名程序进行了一定的细化。但在这些文件中,除规定严重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定事由和前置通知程序之外,股东除名许多重要问题都未作出具体规定,如股东除名事由的认定标准、除名股东会会议的表决程序、被除名股东的权利救济途径等。因此,法官对除名事由、除名程序的合法性认定均有较大自由裁量权,导致除名纠纷同案不同判现象屡见不鲜,暴露出我国股东除名制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形象与文化财富。广东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前沿地区,所遗存红色文化资源亦是相当丰富。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在提升人们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将广
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一部个人破产法,2021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虽已确立了我国个人破产复权制度的基本雏形,但仍然存在着破产复权措施不统一、破产复权期限长短不适宜、破产复权程序设计不周延和破产复权立法模式配置不当等制度问题,导致破产债务人在个人破产程序中的复权权益未能完全落实,亟待进一步调整完善。究其原因,现代破产救济理念与传统破产有罪观念之间的矛盾、破产免责制度和破产复权
随着刷脸时代到来,刷脸解锁、刷脸支付的盛行,不可否认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然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产生的风险也日益凸显。从自然人人格权益侵权风险到政府部门权力滥用风险,再到信息处理技术歧视风险,都表明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急需法律的规制。目前,我国现行法律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产生的风险不足以应对,存在法益归属不明确、人脸识别技术主体使用范围未予限定、信息收集和使用规则不完善、缺乏完备
由于我国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致使境内资金无法直接转移出境,企业在海外融资需求的驱动下,多选择海外贷款,即以境内银行担保增信,境内母公司提供反担保的内保外贷形式。我国内保外贷的研究集中在银行合规和外汇监管方面,尚未系统涉及跨境担保中复杂的担保履约、不同担保类型下的准据法选择和管辖、不同主体和客体中的跨境担保的执行相关法律的实施与运用。为解决其相关法律问题,本文以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在最新法律背景下梳理
新《预算法》是预算管理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是开启预算规范治理的基本标志,研究其政策效应有利于更好地构建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而部门预决算偏差过大会导致政府管理效率低下,所以寻找缩小偏离度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本文利用30个省2011-2019年的税收收入预决算数据,构建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评估新《预算法》的执行对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新《预算法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领域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非授权支付就是典型,其严重危害用户财产安全,亟需法律规制。立法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为“《电子商务法》”)颁布以前,第三方电子支付主要由部门规章进行规制。司法上,法院主要用传统银行卡纠纷的解决思路来处理第三方电子支付纠纷。《电子商务法》颁布后,我国在法律层面对
律师是法治的主要践行者,我国法治建设需要“好”律师的参与。但什么是“好”律师?传统的法律职业伦理以“标准概念”作为基本立场,围绕委托人的利益而展开。然而,基于该立场的代理律师容易沦为操纵法律的工具,并且常常主张职业伦理的独立性以躲避日常道德的检视。律师作为规则的使用者,对社会基本善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对其提出“去职业化”的解决方案显然是不现实的。诚然,对律师提出忠于法律的职业伦理要求解决了道德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