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与引导者,要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课堂活动达成学习目标。而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首先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概念作为最重要的一类数学知识,是掌握其他数学知识的技能的基础。本研究是建立在理论研究上,将师生互动的表现类型分为提问主体、应答方式、讨论类型、情感交流以及沉寂五大类型16种行为方式,并结合课堂录像对典型数学概念教学视频案例中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总结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师生互动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所得师生互动特点能够帮助初中数学教师更有效的展开概念教学。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概念引入阶段,师生互动常采用技术应用于学生和教师提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具有直观性与激励性;(二)概念形成阶段,师生互动常借用问题串与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观察、类比与讨论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把握数学概念的共同属性,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三)概念理解阶段,师生互动多采用让学生勤于思考辨析问题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概念,具有强化性与主动性;(四)概念巩固阶段,多样化互动行为方式共同作用,为学生获得完整的数学概念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具有巩固性与多样性;(五)课堂小结阶段,师生互动常采用归纳梳理知识脉络方式,进一步使学生对概念有系统性的认识,引领学生再次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总结性与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