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 BE X”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字面看来,它不传递任何新信息,是一种冗余的话语表达。然而在言语交际中,它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表达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目前已有学者分别从逻辑学、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大都是对该构式的静态描写,其意义形成的认知机制也未得到充分阐释。本文首先在认知语言学(包含构式语法)的框架内,运用转喻理论(Metonymy Theory,简称MT)和突显原则(Prominence Principle,简称PP),修补了构式压制理论(ConstructionCoercion Theory,简称CCT)的不足,进而建立了一个新模型“基于转喻和突显的构式压制理论”(Metonymy-Prominence Based Construction Coercion Theory,简称CMP),然后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文所建立的356条语料进行系统分析,详细考察其句法结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试图阐释“X BE X”构式的意义形成机制。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证:第一,针对构式压制理论无法充分解释“X BE X”构式的意义形成机制,以及两个X的区别之不足,本文尝试运用转喻理论和突显理论来修补构式压制理论,并建立了一个新模型“基于转喻和突显的构式压制理论”。第二,首次建立了“X BE X”的研究语料库,且对其进行逐条统计、分类,详尽分析了该构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经研究发现:句法上,X可以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来充当,其中“NP BE NP”占整个语料的85.6%。但前后两个X的句法功能不同,原因在于“X BE X”构式对其施加了句位压制。语义上,“X BE X”构式的典型意义是描述X的特征。其意义的理解过程是:(1)“X BE X”构式对X施加句位压制和语义压制,在压制作用下,构式中X的原型意义减弱;(2)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X转指其属性特征意义;(3)在突显原则的作用下,构式中X的特征意义得到了突显。根据构式的固化程度,本文将“X BE X”构式分为:既定型与新创型。语用上,该构式具有表达语言使用者的一般会话含义和主观情感等语用功能,此外,该构式还具有韵律美等文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