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集聚作用骤显,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而紧密的个体。伴随城市化水平的逐渐加深,外在的风险与冲击也日渐扩大,极端气候、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病等问题逐渐出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的危机,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城市韧性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导向,如何将城市韧性理念深入渗透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与执行的重要方向。2019年全国两会进一步指出城市发展要从高速度转为高质量,这一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机制的引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全方位推进城市系统的精细化治理,严格控制城市脆弱度,增强抵御外界风险的水平,实现城市韧性的稳步提升,这符合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本文对于城市韧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是对于国内外关于城市韧性发展的研究文献的简要梳理和总结,再次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作简单介绍,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首先阐述本文对韧性、生态韧性及城市韧性的理解,其次从韧性理论、生态理论、城市发展战略理论三个角度梳理相关经典理论,从而为提升城市韧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城市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阐述了城市韧性的基本特征,其次从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城市经济水平韧性、城市社会环境韧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对城市韧性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最后归纳出了城市韧性化目标以及阶段进程。第四部分是城市韧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评价,并据此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我国城市韧性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年出现显著波动,各省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近十年最低值;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形成“东强西弱”空间分布格局。第五部分是城市韧性的作用因素分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探索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我国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韧性主要受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城市集聚水平、城市维护建设水平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城市韧性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各区域的作用因素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经济韧性动态平衡;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机制;构建韧性公共管理系统;激发市场系统自身活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对城市韧性内涵的深入解读以及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意义,从城市韧性的内在构成要素出发,按照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四大维度构建了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韧性水平,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类型的划分,明确我国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层级差异;其次,本文进一步对城市韧性的全国分布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城市韧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形成“东强西弱”空间分布格局,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各区域的城市韧性类型均处于动态变化。同时本文对城市韧性的内在作用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城市韧性度主要受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城市集聚水平、城市维护建设水平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而全国四大区域的城市韧性的内在作用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综合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城市韧性的发展及城市质量的提升提供实证参考,对于我国城市的良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