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近年来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而土地利用是自然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直接反映,阐明行为人行为变化机制已经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村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户作为农村社会经济主体与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主体,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土地利用和农地景观格局的走向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借助于有限理性的视角看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决策影响因素,恰恰能使那些在表象上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为实现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在有限理性下的最优提供参考,因而对调控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和优化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与对比研究区农户有限理性决策的表现程度。通过构建不同农户类型收益模型,对比理性最优决策与实际农户决策的差异反应有限理性思想。通过农户数或农户比例对比表达研究区有限理性决策的典型性。模型变量也为后续影响因子的选择提供依据;其次,定量方法分别从内外驱动力的自然与环境风险、政策、土地禀赋、农户行为满意度来分析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子。实现了空间地块信息与农户诸多经济社会信息的联系,可为后续的模拟预测地块可视化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构建多尺度农户决策模型,模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预测农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农户决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有限理性表现显著且典型性强高西沟村A、B两类农户选择符合EV(期望易损最大值)理性最优的三种作物比例之和分别为41.3%和36.5%。姜兴庄村A、B、C三类农户选择符合EV理性最优的三种作物比例之和分别为7.69%、10.6%和20%,实际调研发现两村轮种与混种占绝大多数比例。农户决策并不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而是建立在诸多内外驱动因子限制的满意度原则上。农户实际种植的作物类型与理性最优种植选择的农户数与比例差异性显著。(2)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为模型因子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分别用统计数学法、DCM模型、Probit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计算出诸多变量对农户行为决策影响方向与程度。得出典型性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高西沟村为气候干旱(86.6%);姜兴庄村为病虫害严重(70.9%);市场规避:多种作物轮种(45.7%、20.3%);退耕政策:兼业程度(6.499)、坡度为25°以上耕地比重(9.698);农户满意度行为:农业活动收入(0.78、0.65)、耕地面积(-0.62、-0.56)、家庭退耕面积(-0.42、0.41);土地要素:土地质量整体状况(0.284、0.153)、土地灌溉条件(-0.101、0.161)、土地碎化程度(-0.287)。(3)农户有限理性土地利用决策模型的模拟与预测构建适宜样本区的农户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模拟2011年农户土地利用决策,预测2012年土地利用耕地类型农户数量及其地块的空间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高西沟农户整体失误地块占总地块9.58%;姜兴庄为9.11%;因此,据此方法建模可较好地反映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机制。高西沟耕地各类型中土豆面积仍是最大,姜兴庄村种葱产业化占优,两个研究区小面积地块轮种混种行为明显。优势种作物类型占优的年际变化不大,面积近三年有减少趋势、农户土地利用的主观偏好与风险规避对作物选择的影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