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历史的架构和传统文化的嬗变——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对中国文化的再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中国的文化在华裔文学作品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美国华裔作家创作的源泉与动力,因而文化研究与探讨一直都是华裔文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拟在以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辩证客观地评判该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有道是,文学创作完全忠实于展现(presentation)现实是不可能的,作家永远都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再现(re—presentation)现实。同样,汤亭亭也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在她的代表作《女勇士》中再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在这再现的过程中,汤亭亭一直秉持着一种革新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文化。汤采用误读与重构的方式塑造出更易为美国现代读者所能接受的中国文化形象,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美两种文化的融合。汤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因素进行了批判,然而,由于汤对中国文化的懵懂和疑惑,因而对中国文化的批判难免存在着主观和片面,反映在作品上,则是对中国文化符号式的堆砌和中西文化冲突式的杂糅,这样无疑间削弱了作者所再现的中国文化的真实性,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出评论界对该作品的无穷争议。 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引言的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以及各发展阶段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第一章是对汤亭亭的生平、作品《女勇士》以及评论界对该作品中文化议题的不同声音做一个简要的概述。第二章评述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肯定了汤借助文化误读的策略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传说,使两种本是冲突对立的中西文化最终走向了融合。第三章是关于汤对中国文化负面因素的无情批判,然而汤的批判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以及美国社会的文化标准,并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因而又引发了评论界对汤作品《女勇士》的文化真实性的讨论。最后的结语总结归纳了汤发展美国华裔文化和文学的立场和创作目的。汤借助中国的文化取得了她的成功,而反过来她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文化不断衍生发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美国华裔文化:在文化发展的同时,汤亭亭也促进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使得美国华裔文学成为美国文学中的奇葩。
其他文献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历史,社会学和人类学均有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1976年获得诺贝
要想在新的教育系统中获得学术成功,留学生面临的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新的学术环境,而很多留学生在到达他们留学的学校时,都未能意识到他们必须得克服的巨大的适应困难。广西因其
艾丽斯·门罗(1931-)享誉加拿大文坛,于20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三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加拿大作家。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也促进了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社会领域广泛、人员关系复杂、劳资矛盾突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旦出现不和谐因素,势必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全市共有1万余户非公有制企业,雇工8.5万余人,其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492户,党员7836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