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格局及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资源等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生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而森林被称为陆地最大的“碳储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森林碳循环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估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异速生长方程,研究了不同起源、不同龄组林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及各器官的碳含量、生物量、碳密度和分配格局,估算并分析了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杨和辽东栎各器官生物量拟合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 (Constant Allometric Ratio)型,而油松和侧柏各器官生物量拟合最优模型形式则均为VAR(Variable Allometric Ratio)型,研究基于树木胸径(DBH)的山杨、油松、侧柏和辽东栎各器官单变量模型可解释量均达到或超过了90%。山杨的地下生物量占21%,地上生物量占79%,油松地下生物量占19.18%,地上生物量占80.82%,侧柏地下生物量占28.37%,地上生物量占71.63%,辽东栎地下生物量占30.09%,地上生物量占69.91%。(2)山西省森林无论是起源还是龄组,各器官碳含量、林分平均碳含量均有差异,针叶树种(林分)和阔叶树种(林分)差异明显,针叶树种(林分)碳含量普遍高于阔叶树种(林分),人工林普遍高于天然林。针叶林林分平均碳含量为475.61g/kg,阔叶林林分平均碳含量为468.72g/kg,小于50.00%,大于45.00%,山杨林、油松林、侧柏林、辽东栎林、落叶松林、刺槐林和白桦林平均碳含量分别为460.47g/kg、476.08g/kg.477.03g/kg.472.08g/kg.446.66g/kg.464.85g/kg和501.33g/kg,林分总体平均碳含量为472.17g/kg。(3)山西森林乔木层平均生物量和碳密度分别为81981.62kg/hm2和38849.91kg/hm2。乔木干的生物量和碳密度均最大,分别占整个乔木层的41.51%-58.64%和41.37%-58.79%,乔木层碳分配比例干>根>枝>叶,地上部分占乔木层碳密度的77.57%;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密度平均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0.09%、0.11%、1.54%,合计占生态系统的1.74%,灌木层碳主要分配在枝上,草本层叶和枝的碳则平均分配;土壤层(0-100cm)平均碳密度为96229.96kg/hm2,平均占到生态系统的70.00%,土壤碳主要集中在0-50cm以上的土体中。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密度平均分为91981.10kg/hm2和137472.14kg/hm2。(4)山西省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呈线性增长规律,分别为197.13Tg(1995年)、218.15Tg(2000年)、238.73Tg(2005年)、253.66Tg(2010年),平均每年固碳3.77Tg,年均增长率为1.61%。天然林总碳储量189.92Tg,平均每年固碳2.69Tg,人工林总碳储量63.74Tg,平均每年固碳1.08Tg。辽东栎和油松生态系统合计碳储量平均占山西总碳储量的54.78%,是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主力军,天然辽东栎林、油松林和白桦林生态系统合计碳储量平均占天然林总碳储量的79.69%,人工油松林和山杨林生态系统合计碳储量平均占人工林总碳储量的69.99%。(5)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90.38Tg、0.24Tg、0.21Tg、5.80Tg和157.02Tg,天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68.86Tg、0.21Tg、0.15Tg、5.182Tg和115.52Tg,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21.52Tg.0.03Tg、0.07Tg、0.61Tg和41.50Tg。土壤层是生态系统固碳的主要层次,其次是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合计碳储量虽所占的比例虽较小,但如果忽略,将造成碳储量估算的不精确。(6)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以近熟林(81.71Tg)、中龄林(78.38Tg)和幼龄林(53.54Tg)为主,三者合计占山西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84.23%;山西省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以近熟林(68.18Tg)和中龄林(58.45Tg)为主,两者碳储量合计占天然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66.67%;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以中龄林(19.94Tg)和幼龄林(19.25Tg)为主,两者碳储量合计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61.48%。(7)预计到2015年,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74.47Tg,其中乔木层98.09Tg,灌木层0.262Tg,草本层0.222Tg,枯落物层6.287Tg,土壤层169.60Tg。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山西省天然林得到充分的保护,天然森林生长健康和自然演替更新良好,同时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人工林种植面积,加之对人工林进行抚育更新,人工林生长与演替良好。总体上山西森林在全国森林碳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的碳汇功能。
其他文献
公平责任原则是独立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对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必要补充,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适应现实需要。本文阐述了公平责任原则的价值,并就其适用条件、适
对于机载雷达杂波特性已经有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在某仿真平台上搭建一个相干视频仿真系统,本文利用相干视频仿真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某一仿真平台来实现的单天线机载雷达的通
<正>魏碑的形成与发展交织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魏碑的艺术地位却是在复古风潮下真正确立的。清代之前,魏碑体并未受学书者重视。经历了长期的沉寂,清乾嘉以后,阮元、包世臣
熊猫蛔虫是危害大熊猫最严重的寄生虫。本文用低温(-10℃,-12℃,-23℃,-27℃,-30℃)和高温(45℃,50℃,60℃,70℃,75℃,80℃)测定熊猫蛔虫卵的抵抗力,拟寻出杀灭虫卵的最适温
用HYT3钢和DF8Co3钢以及TM2钢投产机用丝锥,并与常用普通M2钢机用丝锥进行对比,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试验,并结合冲击、抗弯试验,确定四个钢种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和四个钢种
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城市往往缺少充足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并且许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对于儿童的使用需求往往考虑不周,导致空间使用体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2岁。2006年11月因"腹胀逐渐加剧3月"在外院行B超检查,结果提示:"右下腹实质性包块",遂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下腹包块10 cm&#215;8&#183;5 cm&#215;8 cm
纳米氧化锌(ZnO-NPs)是目前最常见的工程纳米颗粒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影响。为了阐明ZnO-NPs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剂量-效应关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虽然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侵袭和转移仍是影响患者生
研究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对心脏的长期损害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改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