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烧结料层透气性和温度场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料层的蓄热作用,厚料层烧结作为重要的节能措施被广泛地应用到烧结生产。但当料层厚度超过一定高度时,料层透气性恶化,温度场沿烧结料层厚度方向分布严重不均,使得烧结指标下降,导致料层厚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烧结料层透气性和温度场进行优化。优化烧结料层透气性和温度场对厚料层烧结技术的发展和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意义重大。针对小球不规则、粒度分布广的烧结混合料,对欧根方程进行了拟合修正,得到描述料层压力降的公式:研究了料层透气性与制粒后混合料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构建良好的烧结料层透气性应尽量满足混合料的平均粒径达到4.5mm以上、-1mm粉末含量低于5%、制粒小球的形状系数大于0.88。同时研究了料层透气性的影响因素,当混合料中粘附粉含量在45-50%,粘附粉比表面积大于1000cm2/g时,混合料透气性良好。研究了烧结料层的温度场特征,料层从上到下,其最高温度增大、高温保持时间增加、冷却速度减慢。上部料层最高温度和高温保持时间不够而烧不透,并且由于抽入冷风的原因,冷却速度过快,来不及结晶,因此烧结矿裂纹较多,强度较差,且成品率低;下部料层由于蓄热作用,最高温度过高,出现过烧现象,烧结矿还原性较差。通过微型烧结试验,提出了合理的烧结料层温度场:料层最高温度以1300℃左右为宜、高温保持时间不应低于3min、冷却速度以低于100℃/min为宜。研究了烧结料层透气性和温度场的综合优化技术。通过优化配矿改善料层透气性,使混合料粘附粉比表面积从785cm2/g提高到1050cm2/g,而粘附粉含量从52.54%降低到46.67%,料层压力降从759Pa降低到554.33Pa,烧结速度加快了1.53mm/min,利用系数提高了O.1t/(m2·h);采用偏析布料梯度优化料层热量分布,由于粒度、燃料、熔剂的偏析,整个料层的温度趋于均衡化,且透气性和上部料层成矿得到改善,因而烧结利用系数提高,上下料层烧结矿质量更为均匀,其料层适宜的高度从680mm提高到830mm,固体燃耗从57.04kg/t降低到55.30kg/t;采用热风烧结优化料层热曲线,料层上部最高温度提高,高温保持时间变长且冷却速度变慢,表层烧结矿质量改善,热风温度为400℃时固体燃耗从57.04kg/t降低到55.91kg/t。在优化原料结构的基础上,综合偏析布料和热风烧结的方法,相比基准方案,料层高度可从680mm提高到830mm;焦粉配比从5.0%降低到4.7%;烧结速度、烧结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都得到提高;固体燃耗从57.04kg/t降低至53.40kg/t;各料层烧结矿质量更为均匀,微观结构也趋于合理化。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科近10年来收入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累及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的分析整理,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骨性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借助到计算机,原有的高校的信息管理、文档管理模式已渐趋淘汰。本文是根据潍纺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发出来一套适合本
目的通过对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术后血栓形成、镇痛效果、氧合指数、手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临床观察,对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
研究目的:比较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至2011年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颅外段颈动脉(包括颈
医药行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性安全行业,该行业中各个厂家的生产经营关系到本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各类媒体和消费者都对该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关注。近年
目前,MIMO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中研究得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在无线移动环境中采用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以及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然而,MIMO系统性能的
<正>视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离不开定向行走,要想有效地提高他们独立行走和定向的技能,就必须从小抓起。研究表明:如果在幼儿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下,本土企
<正>一、"长尾理论"挑战"二八定律":中小客户渐为银行所重视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长尾(LongTail)理论,他告
云计算作为近年来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点话题,被大多数IT企业和业内人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应用架构。云计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传统习惯。在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