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变革的大事记,很多村庄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国家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号召,也是应对现阶段大面积土地抛荒的良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逐渐放开农村土地流转,给予农民以土地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有了中央和国家明文的法律政策,地方政府迫于发展经济的压力和基于“官员竞争锦标赛”的动力,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伴随着土地整治和资本下乡,土地整治需要“能人”的带领,资本下乡需要“资本”的进村,他们进入村庄之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带入了村庄,从而改变了村庄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进而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以南部县的一个纯农业村为个案,以土地流转背景下参与乡村治理的能人、资本和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对乡村治理产生了何种影响。本论文调查发现:能人由于其特殊的“本事”使其进入了村庄中的“领导班子”,他们致力于改变村庄面貌,土地就是其最重要的工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他们逐渐侵蚀了村民的权利,使乡村治理有了向能人“单独”治理方向发展的趋势;资本苛求合适土地,能人成为其进村的主要帮手,资本的具体运作离不开村庄,但其合法的权利定位却成为其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障碍,导致乡村治理关系由之前的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主逐渐转向资本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关系;村民是乡村治理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但土地流转之后,能人与资本形成的“两强”格局,使以村民为主体的村民自治逐渐陷入困境。本论文就乡村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能人角度来说,应逐步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和推进协商民主在村庄决策中的实施;在资本维度来看,应规范资本的参与和剥离其与两委的不合理关系;基于农户层面,应创新方式保障农户的经济收益、创新参与村庄事务的方式方法以及保障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以此来推进土地流转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最后,提出土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方向和难题的一些思考。包括无地农村“村改居”的建设;村庄资本之间矛盾问题的发现以及差序格局在此类村庄存在的具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