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类水滑石的合成和类水滑石焙烧-再水合后作为载体负载金属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介绍一种新的镁铝类水滑石合成方法,并且通过改变镁盐、铝盐、碱、时间、温度和水的量来探讨合成条件对合成类水滑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50℃和175℃下增加一定量的水都可以合成结晶度较高的类水滑石:反应20h就可以得到结晶度很高的类水滑石,继续延长时间结晶度下降:如果以尿素作为碱源,以氯盐为反应物能够制备纯度高、结晶度高的类类水滑石;若以碳酸铵为碱源,以硝酸盐为反应物同样可以制备高纯度、高结晶度的类水滑石。第二部分是MgO原位合成镁铝类水滑石。在不同合成条件下,水量的增加对类水滑石的生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合成体系中MgO和A1203的质量比不同时,延长反应时间对制备的类类水滑石结晶度有不同的影响,这可能与电荷密度有关系。MgO原位合成在80℃下,Al2O3/MgO(质量比)为0.3和0.4表现出最好的合成效果。当温度为100℃时,质量比为0.7时能够得到结晶度最好的类水滑石。第三部分是通过尿素法和MgO原位法合成镁铝类水滑石,并研究了类水滑石作为载体负载金催化1-苯乙醇氧化反应性能。为了制备所需要的类水滑石,我们对尿素法合成的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到理想的合成条件是Mg/Al=4, Urea/NO3-=4,在105℃下反应10h,老化14h。通过沉积沉淀法来合成镁铝类水滑石负载金催化剂。对于尿素法合成的类水滑石,将其焙烧-再水合后所得样品作为载体负载金得到的催化剂并没有明显的提高1-苯乙醇的转化率,很显然,焙烧可以增加类水滑石的缺陷位,但层间水、碳酸根和类-MgO杂质相都可能对催化活性有影响。以MgO原位法合成的类水滑石作为载体时制备的催化剂,经过改性后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第四部分主要是以尿素法合成的类水滑石为载体,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类水滑石经过焙烧、再水合以及负载钯等过程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类水滑石在200-500℃不同温度下焙烧,结构受到破坏;在再水合过程中,类水滑石的“记忆效应”使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此时的类水滑石的性质很显然受到表面碱性位、碱强度、类-MgO相、羟基和层间去离子水的影响。以此类水滑石为载体来负载1%、3%和5%(质量分数)的钯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催化苯酚加氢反应,结果表明焙烧-再水合后类水滑石结构的变化对性质产生大的影响。第五部分以类水滑石负载钯进行一锅法反应展开的。我们将苯酚加氢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串联,利用Pd纳米粒子的加氢功能和水滑石载体的碱性。并研究了以乙醇和水为溶剂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