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05-2011年长治市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了解长治市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法定报告传染病趋势及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利用长治市13县(市、区)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传染病资料及2005-2011年人口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描述长治市2005-2011年传染病总体发病及死亡情况;长治市2005-2011年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与全国、山西省同时期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对重点传染病进行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地区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用Excel2003软件录入分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2005-2011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概况
2005-2011年长治市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以2009年最高,分别为520.03/10万,0.79/10万。发病率与死亡率2005年最低,分别为231.55/10万,0.28/10万。发病和死亡趋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较为平稳,2008年最高,为239.47/10万,2010年最低,为207.60/10万。
2.2005-2011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顺位情况
2005-2011年,长治市传染病发病率一直排在前五位中的为肺结核和乙肝,痢疾2005-2007年均位于发病率的第三位,2008-2011年退出前五位,发病呈下降趋势。手足口病从2009年开始进入前五位,并且位于第一位,一直到2010-2011年均位于第二位,发病呈下降趋势。梅毒从从2007年开始进入前五位,并且位于第四位,2008-2011年均位于第五位,发病呈上升趋势。
2005-2011年,长治市传染病死亡率一直排在前五位中的为艾滋病和肺结核,2007-2011年,狂犬病死亡率进入前五位。
3.2005-2011年全国、山西省、长治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2005-2008年以及2010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山西省和全国,2009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山西省和全国的,2011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山西省、低于全国。从死亡率来看,2005-2006年、2011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死亡率低于山西省和全国,2007-2010年长治市法定传染病死亡率高于山西省、低于全国。
4.主要几种传染病2005-2011年发病情况
4.1肝炎
长治市肝炎发病率由2005年的74.02/10万上升到2009年的88.65/10万,乙肝发病率一直保持在前三位。0~9岁发病人数较少,共报告173例,占到0.86%,以40~49岁年龄组的人数最多,共报告病例4311,占到21.47%。城区、黎城县、郊区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53.47/10万,133.53/10万,110.22/10万。
4.2肺结核
长治市肺结核发病率由2005年83.26/10万下降到2011年的64.90/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发病以0~9岁人数较少,共报告170例,占到1.01%,以60岁以上年龄组的人数最多,共报告病例3374,占到19.98%,我市平顺县和黎城县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03.28/10万,109.90/10万。3-5月份的发病稍高,发病无季节性差异。
4.3手足口病
长治市手足口病2006年开始出现,2009年发病率达到251.09/10万,达到一个高峰,2011年发病率较2009年下降了84.34%,较2010年下降了11.25%,0-6岁最多,5-7月为发病高峰期。我市城区、襄垣县、潞城市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15.14/10万,110.48/10万,118.53/10万。
4.4梅毒
梅毒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61/10万上升到2011年的31.58/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20-85岁,50-80岁占病例的54.23%,城区最高为41.41/10万,其次为郊区、潞城市分别为22.97/10万,22.26/10万。黎城县发病率最低,为6.83/10万。发病无明显时间分布。
结论:长治市7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以肺结核、乙肝、梅毒、手足口病为主,长治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此为重点,加强重点时间、重点人群疫情控制,通过健康教育这一措施来进行干预,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