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筛查无法得到普及,主要由于目前尚未找到简便易行,特异度高,敏感度强的筛查方法。X线双重对比造影法和内窥镜检查法仍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最终诊断的确立需依靠组织的病理学检测。因此,如何找到简便易行的胃癌相关检测指标,是胃癌诊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在恶性实体瘤如肺癌、大肠癌、宫颈癌等患者中有高表达,并且对判断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上述报道大多局限在对肿瘤组织的研究,而外周血中OPN、MMP-9含量与肿瘤的关系,尤其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而检测外周血中的OPN、MMP-9具有简单、快捷和无创的优点。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的OPN、MMP-9,探讨两者在胃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51例胃癌患者、2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1例健康者和29例胃癌术后6-12月的随访者外周血中的OPN和MMP-9的含量,探讨两者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在健康者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中的含量;(2)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的含量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明显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3)术后转移、复发及死亡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含量较未出现复发、转移者明显升高;(4)手术前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存在相关性。结论:(1)外周血中OPN和MMP-9的含量能够反映胃癌患者机体的肿瘤负荷状态;(2)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和MMP-9的含量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复发相关;(3)OPN和MMP-9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4)外周血中OPN和MMP-9可以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在胃癌的筛查方面有一定意义;(5)检测外周血中OPN、MMP-9,尤其是联合检测两者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