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蔓延是一种城市边缘低密度的扩张形态。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城市蔓延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城市蔓延的主要表现是郊区土地使用功能单一,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较低,城市功能区分散。在经济上,这种城市形态不利于集聚经济正外部效应的发挥,造成生产效率的损失。在社会上,这种城市建成形态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居民个人的身心健康。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现象会降低居民的步行时间,间接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中国在经历了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城市蔓延现象。现有的研究多关注于城市蔓延对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少有学者研究城市蔓延对中国居民个体层面造成的微观影响。因此,本文将关注点放在了城市蔓延对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首先,通过进行文献综述,本文整理了城市蔓延领域和居民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目前有关城市蔓延的研究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城市蔓延的测度,(2)城市蔓延的形成原因,(3)城市蔓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城市蔓延的测度分为单指标法和多指标法,核心原理是测度城市中人口增长率超过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程度。城市蔓延的形成原因分为市场原因和政治原因。市场原因包括城市建设成本下降,通勤成本下降和公共设施定价过低。政治原因包括土地财政模式和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城市蔓延对经济和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弱化集聚经济和生产效率,增加城市中能源的消耗,侵占城市周边绿地。影响居民健康的社会因素分为微观层面、城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收入是最主要因素,城市层面的城市环境、政府政策和医疗保障支出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房价、FDI等。城市蔓延对居民的微观影响的主要途径为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蔓延会造成居民福利水平的变化。单一的土地功能增加了私家车的使用,一方面减少了居民步行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和交通事故率,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随后,本文采用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对城市蔓延可能造成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将健康看成一种商品。消费者需要在时间和收入的约束下,选择购买其他商品和增加健康投资的消费组合,从而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城市蔓延影响居民健康通过以下三个途径:(1)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使居民长期接触污染的空气,增加健康资本的折旧率,提高健康资本的使用成本,(2)增加私家车的使用,城市中步行可达性下降,减少了居民潜在的运动时间,降低健康资本的投入,(3)加剧职住分离问题,延长居民每天通勤时间,导致居民压力上升,增加不健康状态的时间。本文采用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Landscan全球人口密度数据和DEM中国城市数据高程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涵盖了2011、2013、2015、2018四个年份,共计27529个样本,覆盖了115个地级市,包括了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全面反映了中国的整体情况。本文采用自评健康、生活质量指数(QWB)和抑郁指数分别测度了居民的主观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城市蔓延指标的测度采用的Fallah和刘修岩的方法,通过划分高、低密度聚集区的人口和土地占比,计算得出。考虑到城市蔓延和居民健康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城市地表粗糙程度的平方作为工具变量。基准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添加了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城市层面的控制变量和时间固定效应后,城市蔓延程度增加,居民会给出更差的自评健康。通过更换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计量模型,这个结果被证明是稳健的。利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后结果保持不变,证明城市蔓延会导致居民的健康状况恶化。两者之间存在负向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因城市蔓延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人群和城市中存在异质性。从城市角度,中型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容易受到城市蔓延带来的不利影响。超大型城市中,城市蔓延会加重居民的心理健康。小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的居民受到的影响较少。从居住位置分析,主城区、城乡结合区和乡村的居民都受到了负向的健康效应,其中,城乡结合区的居民受影响程度最大。从居民收入水平角度分析,中、低收入人群的自评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都会随着城市蔓延而下降。但是,高收入人群不会受到城市蔓延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落实城市建设边界的规划要求,应继续结合城市增长边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环城绿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现有工具,适度开展工具方法创新,继续抓紧治理城市蔓延;其次完善城市健康基础设施供应,减少单一功能用地,增加步行友好型社区和绿色社区的建设,改善居民的健康行为;最后,在中等城市中,应当重点关注中低收入家庭的健康情况,完善居住环境的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健康保障。在超大型城市中,重点关注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设多中心城市,降低通勤时间;推动心理咨询服务的普及,为居民提供即使可靠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图5幅,表20个,参考文献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