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分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国民收入分配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国劳动收入报酬占GDP比重从1992年的56%上升至1998年的59.3%,而后一直下降跌至2008年最低点46.6%,次贷危机发生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随之复苏,劳动收入份额逐渐上升至2011年的53.2%。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年均增速高达10.2%,中国也在短短几年里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进入东道国的外资不仅可以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增加资本存量,吸纳劳动就业,而且通过外资的引入,它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与管理经验的扩散、示范效应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本文以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为研究切入点,旨在考察在新经济背景下,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轨迹。  本文根据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基本情况从地区与产业角度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重新度量。基于周明海(2011)对劳动收入份额调整的思路,进行了生产税净额与个体经济的两次调整,与周明海(2011)采用两次调整的均值不同的是,本文采用了两次调整叠加后的劳动收入份额作为后续实证分析的应变量。接着通过构建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模型,提出本文三个理论假设:(1)劳动收入份额随着FDI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成U型变化关系;(2)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随着FDI变化而变动的幅度加大;(3)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前期受FDI增加影响更显著。在对FDI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研究中,本文构建了含有FDI二次项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省级分产业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地区和产业三个层面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从全国层面来看,FDI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影响曲线,这印证了Decreuse和Maarek(2007)提出的理论假设。(2)从地区层面来看,无论是东部省市、中西部省市或者是增长极省市,FDI对于劳动收入份额始终存在“U”型的影响轨迹。但是具体到“U”型影响轨迹结构上,东部、西部与增长极省市存在明显的差异,增长极地区的“U”型陡峭程度比东部地区大,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对于FDI的敏感度又高于中西部地区。(3)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第一、二、三产业FDI对于劳动收入份额也都存在“U”型影响轨迹,但是第二产业的“U”型形态轨迹不具有显著性。这预示着第二产业中劳动收入份额前期受FDI的技术租借效应影响较长,其工资竞争效应开始占有优势的时间点晚于第一、三产业。
其他文献
技术、知识和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人力资
产业转移升级一直是我国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近几年来,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环保压力增大、用人成本提高等原因,制造业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东部
目的了解综合性高校学生健康饮食教育需求状况,分析其原因,为高校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综合性高校83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
科技金融自兴起以来,发展迅速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科技金融的本质就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科技,实现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科技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特殊债券,因其允许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时期内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而受到广泛欢迎。由于投资期望收益各不相同,投资者选择转股的时间和数量也不尽相同,而这会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