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逐渐发展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知识和财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利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提高高校的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也至关重要。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累计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为31.9595万件,年平均增长率为19.8%,我国高校的专利产出数量令人瞩目。面对迅速增长的专利数量,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创新不足、自主核心技术少也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完善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对提升高校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工作对专利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专利质量定义、专利质量指标和专利评价方法等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高校专利质量,认为基于科技创新角度的高校专利质量评价应该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为评价对象,综合考虑专利申请、授权、维持、发明人和技术宽度等指标对高校专利质量的影响,并强化反映高校科研队伍及学科领域情况的发明人和技术宽度两项指标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信息熵权理论,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选取1985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发明或发明与实用新型总数排在前30位的31所高校为本论文的分析评价样本。31所高校是我国大陆高校专利产出的优秀代表,其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能够反映我国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论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31所高校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技术主题(IPC)、法律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其申请、授权、维持、发明人及技术宽度等客观指标,并尝试运用所构建的专利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此31所高校的专利产出质量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