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地球上有限的富铁矿和易选铁矿资源将逐步枯竭,对微细粒级高杂(含磷、硫)铁矿石的分选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大量高磷铁矿石。我国高磷铁矿石储量占总储量的14.86%,达74.5亿吨。梅山铁矿位于南京西南近郊,为宁芜式玢岩铁矿,矿石总储量2.6亿吨,矿体平均含磷为0.329%,局部含磷达到1.0%以上。梅山矿业公司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内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帮助下开展了多种选矿降磷工艺研究,但降低铁精矿含磷量、提高金属回收率一直是困扰梅山铁矿的难题。本课题的目标就是通过工艺优化研究,寻求一种适合梅山矿石性质选矿降磷工艺,从而达到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铁精矿含磷量、降低选矿成本的目的。 取现场弱磁尾矿为试验样品,开展了磁—浮联合流程降磷选矿试验,通过提高强磁作业的磁场强度,提高铁矿物的回收率,然后对少量的强磁精矿即强磁扫选精矿进行反浮选降磷。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考查了磁场强度、漂洗水、给矿浓度对强磁选的影响,捕收剂用量和抑制剂水玻璃用量对反浮选降磷的影响,通过与药剂H907的对比研究,考查了新型捕收剂MZ的性能。 取现场弱磁尾矿为试验样品,开展了模拟现场流程试验、分级—强磁选(粗)—反浮选(细)工艺流程试验、磁扫选精矿再磨再选探索试验。通过几种选矿降磷流程试验对比研究,寻求适合梅山铁矿石最优工艺。 通过矿物磁性对磁选作业的影响研究,在水溶液中磷灰石、菱铁矿和赤铁矿的一些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包括矿物在溶液中的溶解特性、矿物在水溶液中的界面特性、水玻璃与矿物界面电性关系,脂肪酸类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特性研究包括磷灰石对脂肪酸类捕收剂的吸附特性、菱铁矿对脂肪酸类捕收剂的吸附特性、水玻璃与捕收剂的吸附关系,捕收剂MZ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揭示了选矿降磷机理。 本研究表明,强磁粗选—强磁扫选—筛分—反浮选工艺适合梅山矿石性质,能够降低铁精矿的含磷量,大幅度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选矿比,降低尾矿品位,为尾矿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同时还表明新型捕收剂MZ捕收能力强,选择性较好的降磷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