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伤理论角度阐析小说《爵士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包括《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把对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推向了更高的巅峰。她非常关注黑人的精神世界和身份归属问题,尤其是饱受创伤折磨却没有话语权的小人物。作为莫里森的第六部长篇小说,《爵士乐》遵循了莫里森一贯的创作宗旨,采用简单的故事描摹复杂的人性,通过描写一段三角恋故事,记录了小说人物在黑人重建时期的创伤经历,写出解放后的黑人如何挣脱噩梦般的过去和心灵压抑,在当今艰难困苦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重建肉体及精神家园的心理蜕变和新生过程。小说描写了黑人个体和群体的生存状态,旨在通过个体人物来管窥黑人群体所背负的沉重历史创伤,但她所关注的并非是简单再现黑人的苦难史,而是试图为饱受创伤折磨的黑人寻找一条出路。她强调黑人的自我接纳和调适,呼吁黑人直面创伤历史,依靠自我和黑人社区实现自救。《爵士乐》的主人公是美国黑人群体的缩影,他们的个人创伤恰恰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哈勒姆时期美国黑人群体所遭受的集体创伤,主要体现在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歧视,白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黑人传统文化的遗失以及由此产生的双重意识和个人集体身份的迷失。因此,本论文从创伤理论的角度对《爵士乐》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探讨其受创的症状、原因以及恢复,然后试图研究作者对受创伤的个体和民族的创伤的态度及看法。本文共有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莫里森的生平和写作特点,以及《爵士乐》的内容梗概,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以及本文的基本观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创伤理论的定义、发展过程及其在文学评论中的应用。第三章以分析《爵士乐》的主要人物维奥莱特、乔和多卡丝的创伤为主线,试图通过人物的创伤表现,找出隐藏在背后的原因。第四章阐述了《爵士乐》中人物创伤的恢复。只有依靠自我的努力和黑人社区的帮助,从而重新建立与他人和世界的联系,直面创伤历史,才能重塑真实的自我,从创伤中恢复。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创伤理论在分析小说文本中的应用,丰富了读者解读文学文本的视角。
其他文献
本文在英语语音学视角下,辅以部分语音教学理论,对兰州市外国语中学学生的录音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中学生英语语音语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研究方法为样本采集、制作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迄今为止,欧茨已创作了多部作品,作品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因此欧茨被认为是一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