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于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3例初诊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于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10年间收治的初诊时具有完整免疫表型检测并完成1个疗程诱导缓解治疗的183例初诊成人B-ALL患者。采用FACSCanto II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生产)进行免疫表型检测,所检测B淋巴细胞系列抗原包括: CD10、CD19、cCD79a、CD20、CD22;T淋巴细胞系列抗原包括: CD3、CD5、CD7;髓系抗原包括: CD13、CD14、CD15、CD33、CD117、MPO;造血干/祖细胞抗原: CD34、HLA-DR。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的阳性表达率≥20%判断为阳性。髓系抗原阳性ALL(My+ALL):髓系抗原至少一个达阳性标准、同时又达不到AML的诊断标准。所有B-ALL患者均接受以(VCDP)样方案: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环磷酰胺+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泼尼松/地塞米松±门冬酰胺酶为主的诱导缓解治疗。自治疗开始4周内完全缓解者为CR,未完全缓解为NR。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时间定义为自确诊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日为止(2013.12.1)。无事件生存时间(event-free survival,EFS)定义为从确诊开始至第1次事件末或末次随访日期(2013.12.1),事件的评估包括以下情况:1、诱导治疗开始4周内未达CR;2、达CR后复发;3、死亡。失访者则以末次随访日的实际生存状态和时间计算。ALL的诊断标准、CR、复发标准均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使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ALL的总体情况分析:①183例B-ALL患者中男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70例(男:女=1.6:1)。中位年龄为30岁(14-69岁)。183例患者的总体CR率为81.42%(149/183)。中位OS时间10个月(1-81月),2年OS率为19.00%,中位EFS时间8个月(1-76月),2年EFS率为14.00%。149例CR患者随访期内复发70例(46.98%)。②183例成人B-ALL患者中淋巴系列抗原的表达情况: CD19的表达率100%,cCD79a、CD10、CD22、CD20的表达率分别为83.06%、65.57%、39.34%、27.87%。③183例B-AL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阳性(My+)43例(23.50%),其中CD13阳性20例(10.93%),CD33阳性15例(8.20%),占My+ALL的46.51%和34.88%。本组病例中未见CD117及MPO表达。④早期系列抗原:CD34表达率为73.22%(134/183),HLA-DR表达率为61.20%(112/183)。⑤183例B-ALL患者中131例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检查,其中阳性患者37例(28.24%),阴性患者94例。⑥24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其中正常核型患者为14例(58.33%),复杂核型患者为7例(29.17%),有3例患者未见分裂相,因例数较少本研究未对染色体核型进行统计学分析。2My与B-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OS、EFS的关系:①183例B-ALL中My阳性43例,My+ALL的CR率为67.44%低于My-ALL的85.71%,My+ALL的2年OS率及EFS率分别为8.00%、6.00%低于My-ALL(21.50%、17.40%)(P均<0.05)。两组的复发率无差异。②My+较My-ALL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高,血红蛋白含量(Hb)及血小板计数(PLT)低(P均<0.05)。两组患者的年龄、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均无差异。3CD10、CD34抗原与B-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OS、EFS的关系:①183例B-ALL中CD10阳性120例(65.57%),CD10+ALL的CR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分别为85.83%、25.10%、18.90%,三者均高于CD10-ALL(73.02%、7.80%、6.10%,P均<0.05),复发率(41.75%)则低于CD10-ALL(58.70%)(P<0.05), My阳性率为18.33%低于CD10-患者(33.33%)(P<0.05)。CD10+与CD10-ALL的年龄、WBC、Hb、PLT、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P均>0.05)。②C D34+ALL与CD34-ALL的发病年龄、WBC、PLT、Hb、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等临床特点及CR率、复发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均无差异(P均>0.05)。③C D10+CD34-ALL38例,其CR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分别为94.74%、34.60%、30.70%,均高于CD10+CD34+ALL(81.71%、17.90%、13.10%)(P均<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CD10-CD34+ALL与CD10-CD34-ALL的CR率、复发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均无差异(P均>0.05)。提示CD10+对于B-ALL患者预后是良好因素,而CD34+与否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CD20抗原与B-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OS、EFS的的关系:①183例B-ALL中CD20阳性51例,CD20+ALL与CD20-ALL的年龄、WBC、Hb、PLT、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CR率、复发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均无差异(P均>0.05)。②CD20+CD34+ALL的CR率、复发率、2年OS率及2年EFS率与CD20-CD34-ALL比较均无差异(P均>0.05)。即CD20+与B-ALL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对B-ALL的免疫表型进行COX回归分析示:CD10表达阳性与成人B-ALL的OS及EFS呈正相关,My表达阳性与成人B-ALL的OS及EFS呈负相关。其他抗原指标未显示出与生存的相关性。结论:1CD19为B-ALL的标志性抗原。2B-ALL中常见的髓系抗原为CD13、CD33。3My阳性是成人B-ALL不良预后指标。4CD10阳性是成人B-ALL预后良好的指标,CD10+B-ALL的My阳性率低于CD10-B-ALL。5CD10及CD34同时表达阳性是B-ALL预后不良的指标。
其他文献
对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承担着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监测的重要任务,检测结果逐渐成为指导临床感染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群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主动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下的地方化竞争也已演变成为联合区域城市一体化
一、中国建筑之术古代世界有过大约7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
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
针对传统的凸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定子磁链观测器存在积分器漂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凸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文章比较和分析了几种矿井巷道三维建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rcGIS MultiPatch 3D数据结构的矿井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即在C#开发环境下,结合巷道自身的特点,在ArcGIS Engine平
本文从药品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适合的博弈模型,分析其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推导出药品流通产业存在的三大问题:药品生产企业恶性竞争
教学论的基本问题是把握复杂的教学现象、掌握教学过程本质和促进教学论发展的关键。教学论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突破和革新,都源于基本问题的生成和转换。梳理和分析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