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整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物质方面满足的同时,公众对于精神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对于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能够提供信息知识、传播优质文化的媒介,能够提高国民素质水平,满足公众的这种精神需要。因此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改善公共图书馆基础设备建设,提升其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政府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存在着使用效率不高,地区差异大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最好的方法。2017年1月5日,图书馆评价定级标准正式发布,总共包括两类三个等级六套的评估标准,鼓励图书馆积极改善自身的建设与服务;2017年3月1日,我国公共文化领域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规定了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职责。从这些最新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不足,区域差距明显,绩效评价体系也不是很完善,更没有涉及到图书馆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严重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充分施展。美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相对来说开始比较早,体系也比较完善,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有利于立足我国实际,合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选取主观等问题。本篇论文首先研究了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投入的情况,阐述当前所取得的成效及仍出现的不足之处。其次是美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论述了其发展阶段、联邦政府立法中有关图书馆评价的政策、评估主体以及标准选取。再次,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投入的绩效评价三种常用且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每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然后以美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特别是未成年人服务)的社会影响评价为切入点,建立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的社会影响评估体系。最后总结了美国的绩效评估的方法与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借鉴作用,并给出五个方面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