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研究——基于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案例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属于高杠杆、高风险行业,其行为具有外部性。商业银行的行业属性要求其承担比一般工商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中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社会责任战略重视不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充分或不一致、组织保障薄弱、采纳国际准则方面积极性低,履行社会责任的计划性、执行性较差、缺乏社会责任强制法律规范等。  赤道原则是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自发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该原则是国际上第一个专门针对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基准,对推动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意义。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对外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且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银行”1。兴业银行通过采纳赤道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该行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进行良好结合,使“绿色金融”成为该行的特色化经营和有别于同业的差异化竞争力,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本文对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兴业银行国内率先采纳赤道原则的内在动因,介绍了该行采纳赤道原则的执行情况,重点对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益处和弊端进行比较分析,结合采纳赤道原则后的实际影响分析,比较得出该行采纳赤道原则利大于弊的结论,证明该行采纳赤道原则及所倡导和践行的“寓义于利”社会责任履行方式是有效的,履行社会责任不会对银行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能够同时兼顾,这对推动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现实意义。  文本最后基于前文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就中国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如正确认识银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采纳赤道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增强社会责任履行的计划性和执行性;完善社会责任机构设置;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逐步增强,股票市场发展非常之迅猛,股票市场可以提供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也是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是我国第一大和第三大税种,又分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可以用于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分解为一系列(Intrinsi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尤其在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银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自上世纪八
区域发展差距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经济问题,制定实施有效的区域政策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政府、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在不同阶段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