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醇衍生物LD-1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初诊时多已出现肿瘤转移。手术及放化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手术切除具有创伤性、危险性及局限性,化学疗法存在全身性毒副作用且易出现耐药,放射治疗也可导致局部正常组织损伤等缺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传统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癌、调节免疫等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羽扇豆醇(lupeol)是一种来源于羽扇豆、蒲公英等草本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感染、保护心脏、肝脏、神经和调节免疫力等作用,提示羽扇豆醇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及多种作用靶点。羽扇豆醇对多种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剂量安全且对机体脏器有保护作用。然而,羽扇豆醇为脂溶性药物,水溶性低,难溶于有机溶剂,限制了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更妨碍了其向临床用药的发展。研究目的:为改善羽扇豆醇的溶解性并提高其抗癌活性,本研究在前期阶段对羽扇豆醇进行了化学结构改造,获得了一种易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乙醇等有机溶剂的羽扇豆醇吡啶季铵盐衍生物(后称羽扇豆醇衍生物LD-1)。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明确羽扇豆醇衍生物LD-1的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LD-1处理体外肿瘤细胞,运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评估LD-1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克隆形成能力、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评价LD-1的体内抗癌效果;进一步通过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D-1抑制HCT116细胞生长的潜在分子机制,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1.LD-1能抑制结直肠癌、肾癌、鼻咽癌、肝癌等多种细胞株的增殖,其中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抑制作用最强,且LD-1对多种正常细胞株的毒性较小。2.LD-1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3.低、中、高三个浓度的LD-1均可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4.TMT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羽扇豆醇衍生物LD-1组共发现差异蛋白195种,其中上调蛋白种类有128种,下调蛋白种类67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LD-1可能通过HIF-1信号通路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与转移。5.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了 LD-1可通过抑制HIF-1信号通路中HIF-1 α、HK2、ENO1、LDH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与转移。结论:羽扇豆醇衍生物LD-1可通过干预HIF-1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的体内、外生长,且对多种正常细胞株毒性低,将有望成为新型抗癌药物。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铅(Lead,Pb)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重金属之一,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尽管有研究显示环境铅暴露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但关于铅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影响知之甚少。本项目在中国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为运用基于多模型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直方图参数并结合临床指标对直肠癌HER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预测,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材料和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经我院收治的临床拟诊为原发性直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57名,31名为男性,26名为女性。平均年龄63.05±9.36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包括9b值DWI磁共振
学位
研究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健康受试者不同吸气负荷下膈肌峰值收缩应变,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估膈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伴发偏瘫的幕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侧膈肌峰值收缩应变,比较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膈肌应变值,进一步评估斑点追踪技术分析膈肌收缩功能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1.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正常人膈肌功能招募满足入组标准的52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计算个体深吸气量(ins
学位
大脑作为人类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调节着机体功能,同时承担着个体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鉴于大脑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其展开探索。医疗影像作为临床诊断中的辅助手段,能够很好的从大脑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可视化,提供重要信息。由于MRI比CT和其他模式能更好地反映软组织的对比度,并且没有辐射,对人体伤害较小,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上的疾病辅助诊断,同时也成为了目
学位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增强对不确定性附件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结合患者病史及肿瘤标志物前后诊断准确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02月至2021年02月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46例不确定性附件区肿块,均行实时超声造影以及磁共振增强检查,2名超声科医生及2名放射科医生在结合患者病史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前后分别对检查结果独立做出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43例)或临床治疗后的最终随访诊断结果(3例)作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将肝脏组织标本的胶原结构特征与偏振光检测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得到的偏振光检测图像,进行对包含相关参数的穆勒矩阵进行分解,并结合纹理特征分析方法,建立具有更准确和更定量更动态的分期方法,以解决在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的病理组织活检评估中尚未满足的需求的问题。探究穆勒矩阵偏振光学成像及其定量检测技术在辅助分期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后,获得各期大鼠肝纤维化
学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基于大样本人群水平的数据库鉴别出骨关节炎相关的核心肠道菌群,并验证这些肠道菌群是否介导了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骨关节炎之间的联系;(2)验证服用二甲双胍是否与伴有糖尿病或/和肥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风险及膝关节疼痛程度的降低有关。方法:第一部分,肠道菌群介导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骨关节炎之间的联系研究,我们首先从“广东省肠道微生物项目”(GGMP,n=7009)数据库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癌症的治疗。化疗是当前癌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化疗药物存在特异性差,全身毒性强,血液清除快,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差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将纳米粒子用作抗癌药物递送载体可以精确地靶向肿瘤组织、控制抗癌药物的释放以及降低抗癌药物的全身毒性。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含有环糊精单元的
学位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碳达峰的提出,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为各行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历史遗留矿山的治理是我国碳达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留矿山为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提出了绿色治理的理念。本文在阐述碳达峰目标及绿色治理的基础上,对碳达峰目标下我国遗留矿山绿色治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探究绿色治理的常见的技术,以期为我国遗留矿山绿色治理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β-hCG比值(48 h/0h)及内膜厚度预测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从而为指导临床下一步诊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PUL孕妇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所有孕妇均行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厚度,观察血清hCG水平变化(0小时和48小时),计算血清β-hCG比值(48h/0h),随访至妊娠结局明确(自然流产、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对三种妊娠结局的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