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辽宁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空综合测度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频频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辽宁省作为资源型省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凸显。因此,必须着眼于人口、环境、资源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快速、协调而稳定的发展,坚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对辽宁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时空综合测度研究,实现了时空双维集成解析。首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了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综合测度模型,结合GIS、AHP及重心位移法等技术,对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进而分析其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规律,且实现了可视化分析。最后,提出了辽宁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2000-2012年,辽宁省各地市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差异起伏跌宕明显,部分地市的协调度具有一定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表明其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有一定的恶化趋势。辽宁省各地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数地市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空间较小,且部分地市起伏波动较大,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大部分地市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上相对较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对较低,经济与生态占据主导地位,而社会属于弱项。因此,这一表面看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不健全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实现长远稳定的区域可持续发展。(2)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2000-2012年,辽宁省东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协调度和发展度的高密度区域,其协调性较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发展速度也较快。(3)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辽宁省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经济空间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等有效措施,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一方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综合测度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丰富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能够为辽宁省及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应用层出不穷,随着5G技术的发展,智慧应用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学生的教育也由传统的教书育人、寓教于乐转变到学培融合的模式,模式的转变
从文艺复兴时期二维的绘画来表现三维空间的错觉入手,到荷兰埃舍尔的错觉绘画,展开主观错觉机制分析,然后切入到摄影、绘画和暗箱的转换关系,提出摄影以其真实性代替绘画,揭
基于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军事行动的需要,美军提出了"文化中心战"概念,在"文化中心战"作战能力建设上,美军把改变认知作为能力建设的前提,把提高文化感知力作为能力建设的中心
<正>"互联网+汽车+交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天,信息已经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信息生产率已经成为各个部门生产率的乘数性生产力。"互联网+"就是主动利用这种乘数效应改造和提
教学科研团队是学科不断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它是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教学科研目的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学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
满族定鼎中原后受汉文化的影响,宫中文化生活嬗变。关外"篝火观舞"、"饮酒摔跤"等粗旷的娱乐形式被更有观赏价值的戏曲所取代,并成为宫中娱乐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乾隆朝社
翻转课堂、尝试教学法是"学为中心"小学数学课堂的雏形和萌芽。"学为中心"课堂中教师职能的定位是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师似乎渐渐失去了权威,教师价值
本文以120名贵州某中医院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被试间设计,旨在探测不同类型自我关注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类型自我关注对贵州中医类院校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有不同
分析了国有企业建立以岗定薪薪酬体系所须解决的问题 ,阐述了国有企业以岗定薪薪酬体系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正>成本是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衡量自负盈亏的重要标志,更是达到经济效益的重要考量指标。成本的高低关系企业产出的高低。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