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庄子》“疱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引入神遇这一范畴并对这一范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神遇的产生是庄子应内寻求的精神超越方法和应外寻求的主客体交融与交流的定神自由状态。对“道”审美体悟的从生观和天人感应思维方式决定了神遇的心对物的攀缘。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方式,神遇与体悟均建立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万物的共同体验之上。二者在主体实践和对对象的感悟过程方面相同。就审美创造方式来讲,神遇有灵感或兴会之若得神授的思想升华特征,作为感性思维的心灵潜意识活动的表现二者均体现了主体与“道”的相通。“神遇”是一种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越现象到本质的审美思维,比直,直觉更为强调心灵的感悟和沟通。神遇的产生需要虚静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感性个体及意向性存在从而更好地进行主客体的交流。神遇作为审美体悟方式通过审美想象进行艺术构造。艺术是意象的情感形式,艺术正是通过形式中部分与部分间从紧张到松弛的有机联系中体现到对象之神的存在。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愈加证明“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理论的合理性,神遇便是超越语言的局限体悟“言外之意”。在艺术构造中,”象”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境”是对“象”本体的超越,只有透过“象”、“境”的表层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艺术的生命在于对生命事物的表现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它是一种超越于现实之上从而实现对理想的追求的手段。艺术追求体验和理性在意向层面上的统一,不同的艺术类型为传达神韵的需要不断创造各种技法进行艺术变形,神遇正是通过艺术创造或艺术之形达到创造生活和完美人性的目的。神遇对后世审美创造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妙悟式的审美体悟方式及其审美思想构成中国在古典文论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