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野下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女性主义研究风起云涌,并且不断地渗透到其他学科。“性别意识”是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分析范畴,同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和人权意识并列为现代四大意识之一,已经纳入联合国的人类发展计划指标、国际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许多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立法之中,成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依据之一;女性主义也成为批判与检视传统社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情形的标准之一。当然,教育也成为“性别意识”检视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课堂的灵魂,更应该注意自身的性别意识。这有利于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野入手对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做出分析,让教师了解以及正确的认清教师性别意识所带来的问题,更好地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社会性别意识偏差,使教师们更好的开展批判性自我反思,能够正确的对待每个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性别公平化教育的实现。   全文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展开进行: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和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社会性别、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公平这些理论基础将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是现状分析,即在相关学者对教师性别意识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性别比例构成,年龄职称,教师自身的性别角色认知,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及歧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展示小学教师性别意识的现状。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当前小学教师存在的性别意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主要包括用性别意识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来审视教师的性别意识,转变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念,破除教师思想中的性别偏见与性别刻板印象,增强他们的性别敏感性,使教师建立起两性平等的观念,同时对两性的差异保持清醒的认识,了解男女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性施教",进而促进不同性别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等传统学习环境之中,网络学习环境正逐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另一空间维度
期刊
本研究针对当下中学语文课堂所面临的困难,通过观察法、案例法、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具体研究“生本教育体系”的核心概念以及其实施情况。对一些不规范、不正确、无目标的中学
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科课程伴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最初,国立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科课程依附于教育学或哲学,此后,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科课程认识的深入,国立综合性大学心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