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藤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鹅绒藤属(Cynanchum)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沿海、荒郊野岭等非农用耕地上。该属植物全草大部分可入药,其植物汁液的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等多种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笔者对大连地区海滨滩涂生长的鹅绒藤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自然生境下鹅绒藤真菌病害多有发生,但有关病害种类鉴定等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对辽宁省大连地区鹅绒藤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其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旨为鹅绒藤生产栽培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鹅绒藤在自然生境下多发生叶斑病,该病害在6月显症,8-9月病情加重。2011年调查其病情指数为63.3、发病率96.7%;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病情指数上升至69.1、发病率100%。此外还发现鹅绒藤有白腐病发生。发现了两种昆虫:夹竹桃蚜(Aphis nerii)和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 Distant),其中夹竹桃蚜虫口密度较大、危害较重。(2)从鹅绒藤叶斑病感病叶片中分离出了4株真菌,其中菌株UN-P1单斑分离率较高为68.18%,菌株UN-P2分离率为6.82%。经致病性试验证明菌株UN-P1与菌株UN-P2无论是单独侵染或混合侵染,均可导致接种叶片发病,由此认为,鹅绒藤叶斑病致病菌是菌株UN-P1和菌株UN-P2。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菌株UN-P1和菌株UN-P2两株病原菌DNA进行rDNA-ITS测序、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同源性比对,证明了菌株UN-P1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UN-P2为球黑孢(Nigrosporasphaerica),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3)两株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①菌株UN-P1菌丝在15℃-30℃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4℃、致死温度为63℃,最适pH为7,最适湿度为50%,培养48-108小时为菌丝速长期,全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尿素、无机盐为NaH2PO4、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②菌株UN-P2菌丝在5℃-35℃下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4℃、致死温度为68℃,最适pH为8,最适湿度为90%,培养48-108小时为菌丝速长期,全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D-果糖、氮源为酵母膏、无机盐为K2HPO4、生长因子为萘乙酸。菌株UN-P2在15-35℃时产孢,最适产孢温度为24℃,全光照环境利于产孢,培养第4天时菌丝生长速率变缓,但产孢量持续增加;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8,最适湿度为90%,全黑暗条件最适宜孢子萌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大型跨国金融组织不断涌入国内,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贷款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给贷款业务提出更高
骨肿瘤是骨组织或其附属组织的新生物,有原发性和转移性之分。联合化疗是恶性骨肿瘤治疗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及时有效的化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预防脏器转移、挽救
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患有结石性脓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全部采用
众所周知,完成一项重维修检查需要使用成千上万件工具。由于每件工具都可能使飞机遭受外来物损伤(FOD)的风险,因此维修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维修工具的跟踪与远程控制。以英国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组织中PUMA、P5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UMA在PD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关
堆芯测量系统实现了反应堆内部中子通量、温度等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对核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AP1000是从美国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HPR1000是我国自主开
介绍了淮化老合成氨系统的现状及初步改造方案。结合公司规划及即将实施的发展项目,提出了对原方案进行调整的调整内容及理由。对主要工艺的调整选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介绍了一种求解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蚁群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模型以及实现过程,并且介绍了蚁群算法在TSP问题、二次分配问题、车间作业调度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越来越多,有效利用这些海量遥感数据是遥感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同时,对融合后的遥感影像进行质量评价使融合处理过程得到优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微创治疗全面处理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其合并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年龄34~65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