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研究市场体系作用于企业融资效率的机理,从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在融资效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91家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进行融资效率评价,并建立Tobit模型探究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效融资的企业较少,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筹资和配置效率角度看,对比筹资效率,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更低,在资金配置阶段产生无效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企业在增强资金筹集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资金利用率。从企业融资效率差异情况来看,Theil指数在小幅上升后一直不断下降,总体降幅达53.74%。这说明节能环保行业在融资效率逐步提高的同时差距也显著缩小。从产业空间特征看,2015-2018年东部地区融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融资效率低且增长滞后,西部地区样本企业仅有2-3家,但表现了较高的融资效率。具体到各省份,除福建省外,东部地区其余六省2018年较之前年份均有明显提升,中部地区各省近几年融资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改善速度也较低。西部地区四川、陕西两省虽有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提升后劲减弱。从效率影响机制来看,宏观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政府补贴等因素对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发水平、企业治理结构对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小,过高的产权比率会抑制企业融资效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