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渔业资源目前面临比较严重的耗竭问题,渔业界广泛存在的渔能力过剩和过度捕捞在许多情况下与巨额的政府渔业补贴有直接相关。由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因此受到了全球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关注。自渔业补贴问题在WTO论坛上提出以来,围绕其展开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十年。随着人们对渔业补贴问题的态度逐渐明确,认为现行的补贴与反补贴协定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规制。于是WTO在2002年成立规制谈判小组,就渔业补贴进行专门讨论制定新的规范纪律。但是,渔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牵涉到主要渔业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也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因此,制定渔业补贴新规则的进展举步维艰。各国基于各自的国情和经济状况,纷纷结成相应的同盟,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大都服务于其自身的国家利益,因此往往有着直接的冲突。建立和完善渔业补贴规则是WTO成员的共识。多轮谈判与交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主张最终在2007年11月30日的发布的渔业补贴规则主席修定文本草案得到综合体现。草案以附件八的形式将渔业补贴规则插入现行的反补贴协定之后,这也意味着WTO将有可能首次把具体的环境制约这一概念纳入到补贴机制中规范。2008年12月19日,规则谈判组的主席发布的“渔业补贴谈判路线图”更是进一步指明了渔业补贴规则构建的发展方向。本论文期以在归纳渔业补贴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目前谈判中各成员分歧较大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规则的立法模式、架构方式和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并就WTO渔业补贴规则构建的最新动向——主要是对发布的新草案文本、“路线图”进行研究,分析出规制构建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走向;并提出我国下一步应对WTO渔业补贴谈判之策和渔业补贴政策的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