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通门县是日喀则地区所属十八县之一。自古以来,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积累中利用自己的聪慧才能从最初的狩猎之后,利用打猎所得的兽皮防寒和保护躯体到他们发现兽皮与植物一起用水浸泡,用烟熏或长期涂抹动物油,都可以改变兽皮的性质,使皮变得柔软并能防止兽皮腐烂。掌握了皮革鞣制方法后,他们用鞣过的皮去制造生产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皮具,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生存艺术和独具特色的谢通门皮革文化。谢通门民间皮革制作技艺是人们通过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的人类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质。其内容多姿多彩,内涵博大精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代替传统皮具的新物品,绵延千年的传统皮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用得越来越少,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特别是该技艺以人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特点,随着民族老人的相继离去,而面临着濒危与消亡的危险。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利用多次深入谢通门县实地田野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把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的传承历史、传统的鞣制法、传统的皮具制作工艺、流变或逐渐消失的传统技艺,以及对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做了详实的记录,系统地进行了“谢通门皮革文化”的专题调查与研究。从而对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自己的一份热情。本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谢通门皮革文化与制作技艺历史背景概述。重点阐述了谢通门的地理文化历史和西藏传统皮革制作技艺的历史以及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第二章和第三章为该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重点论述了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第一节为皮料,主要分析了民间皮具制作所要使用的生长在谢通门一带的各种动物的皮质特点。第二节从五部分论述了皮革的特殊功能。第三节和四节从工具和工序两方面深刻阐述了谢通门民间皮革鞣质法和皮具制作技艺。第三章为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制品诸形态。把传统皮革制品分为与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有关的四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为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的特点与价值评估。第一节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技艺、丰富的内涵三部分论述了谢通门民间皮革制作技艺的特点。第二节从学术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评估了谢通门民间皮革制作技艺的价值。第五章深入分析研究了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的现状。第一节从早期传统工艺的皮具已濒临消亡、部分传统工艺已失传、部分传统工艺的流变、传承后继乏人等四部分论述了谢通门民间皮革制作技艺的濒危性。第二节为皮革制作技艺传承人自述。第六章为谢通门皮革制作技艺的保护、利用和发展规划。第一节为保护和利用这一传统技艺所取得的成果。第二节为保护、利用和发展这一传统技艺的目标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