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贝内特及其政治文化观念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贝内特(Tony Bennett),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是一位见解独特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20世纪90年代初起,因他在文化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更加声名大振。在文化研究领域,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思路,并开辟了一条与他人侧重有所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政策、博物馆等问题),偏离了文化研究的主流话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的理论取向呈现出后期文化研究的一种新趋势。但是,今天的汉语学界关于他的汉语文献非常稀缺,对于他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远未形成气候。这也设定了论文的意义和使命。具体而言,本文的写作思路如下: 首先是序言,这部分会谈及贝内特本人的基本学术履历,并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简要交代一下本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动机,确定研究的范围,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铺垫。 第一章是概述贝内特学术思想流变的基本情况。在这章里,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一个方面是他本人的思想特点,第二个方面是他的主要著作简述,第三个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他的思想发展的脉络。当然这些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需要综合起来叙述。 第二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之一。这部分首先阐述的是贝内特关于文学、艺术本质性问题的观点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质疑。在替未被质疑和反思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念信仰祛魅中,贝内特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的羁绊。与此同时,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讨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贝内特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转变为采用后马克思主义的框架探讨问题的学者,这其中深层次原因的剖析。 第三章涉及到“葛兰西转向”和大众文化界定这两个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是贝内特的理论特色所在,但因为它们构成了贝内特思想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贝内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还是有一些独特之处的。所以,这里单列章节有一定的必要。 第四章是论文的另一关键部分。本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从葛兰西到福柯的理论范式的转换,然后在福柯这一大的框架下,进一步展现出贝内特是怎样把这一框架运用于具体的文化实践中的,这其中将包括知识分子问题、博物馆问题、文化政策问题等。 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论文最后的小结部分得出的结论是,贝内特运用社会学的广阔视角,揭示了当代社会中成为间接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图谋,并且将这种意识形态历史化,将它置于生产、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揭去它为自己贴上的各种普遍性面具。但贝内特并没有批判这种社会现实,相反,他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与制度合谋的关系。 当然,在论文中做到不遗细节地讨论贝内特的所有学术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本论文对贝内特的文化理论的梳理,试图在细读贝内特本人英文原著的基础上,加之在吸纳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贝内特对文化和权力关系的揭示为主线,尽量把贝内特在文化研究领域的思想闪光点充分呈现出来。
其他文献
WTO是以自由贸易为宗旨,但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WTO也制定了众多的例外条款,这为许多国家对某些产业实行贸易保护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在入世过渡期后在WTO框架下对
针对国内外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管道(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管)存在着的严重高温冲蚀磨损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的现实问题,本博士课题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研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是否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物流信息系统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强调了主观意识的独特性。以下是我对语文形象化教学的看法:一、形象是意识的基础。二、形象是情感熏陶的环境。三、形象是教学艺
<正>江苏高考自08年新课改首轮高考以来,数学卷取消了沿用多年的数学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让很多考生心存胆怯的填空题,并且增加为14个,每小题5分,共70分).(08年江苏填空题均
目的评价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沈阳市麻疹实验室网络检测结果及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分析麻疹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与基因
水射流切割机床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异形切割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它可以加工不同材料的任何复杂图形。水射流切割机床图形系统是要求采用交互方式绘制切割机床要
【正】 藏族古代作家文学与藏传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它突出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藏族古代作家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作家群的结构、作品所宣传的
自由主义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政治哲学领域对自由主义的讨论、批判以及自由主义者对其批判者所进行的回应似乎从未消失过。传统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在一个宗教、文化
1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是一种以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核酸(DNA)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随着各种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而进步和发展的,经历了从基于酶切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